捷嘉 ·关注 |全球牛肉贸易或变天?美巴关税战引爆格局重构!中方回应墨西哥加税计划

★ 目录 ★

01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5年第175号(关于防止塞内加尔口蹄疫传入我国的公告)

02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5年第176号(关于解除西班牙绵羊痘和山羊痘疫情禁令的公告)

03

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或将重构全球牛肉贸易格局

04

墨西哥政府计划提高对中国一些产品的关税,外交部回应

05

猪价下降,养殖为何还能盈利

06

欧美贸易关系紧张之际,法国高官释放信号:支持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经济联系

01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5年第175号

(关于防止塞内加尔口蹄疫传入我国的公告)

近日,塞内加尔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发生口蹄疫。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生物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公告如下:

  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塞内加尔输入偶蹄动物及其相关产品(源于偶蹄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二、禁止寄递或携带来自塞内加尔的偶蹄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入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来自塞内加尔的进境运输工具上卸下的动植物性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除害处理,不得擅自抛弃。

  四、对边防检查等部门截获的非法入境的来自塞内加尔的偶蹄动物及其相关产品,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销毁处理。

  五、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六、各级海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密切配合,做好检疫、防疫和监督工作。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

  2025年8月25日


02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5年第176号

(关于解除西班牙绵羊痘和山羊痘疫情禁令的公告)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解除西班牙绵羊痘和山羊痘疫情禁令。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公告2022年第93号(关于防止西班牙绵羊痘和山羊痘传入我国的公告)同步废止。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

  2025年8月25日


03

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或将重构全球牛肉贸易格局

新闻原文翻译:

路透社圣保罗8月27日电 —— 分析师周三表示,美国近期宣布对巴西牛肉加征关税的措施,预计将显著改变全球牛肉贸易流向。这一政策可能推动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扩大对美出口,而巴西则需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巴西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和墨西哥。今年8月,墨西哥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牛肉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畜牧业咨询公司Athenagro主管毛里西奥·诺盖拉指出:“有能力进行贸易转口的国家很可能效仿墨西哥,增加对巴西牛肉的采购。如果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牛肉,就需要从其他国家——比如巴西——增加进口。”

诺盖拉进一步表示,阿根廷也可能成为巴西牛肉的潜在进口国,并有可能将其转口至美国。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8月6日起对巴西产品加征50%关税,Athenagro仍维持其对巴西今年牛肉出口总量增长7.5%、达到308万吨的预测。今年1至7月,巴西牛肉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3%。

巴西农业部贸易秘书路易斯·鲁阿称,巴西牛肉有助于缓解墨西哥的通胀压力,但对于墨西哥是否会将其转口至其他国家,他表示“尚未可知”。经济学家蒂亚戈·德卡瓦略同样预期全球牛肉流向将发生调整,并指出巴西可能进入一些传统上由澳大利亚供应牛肉的市场。

经济学家 蒂亚戈·德卡瓦略补充说,由于美国牛群数量降至历史低位,全球牛肉供应趋紧,这可能进一步推动国际市场对巴西牛肉的需求。他还表示,日本传统上从美国进口牛肉,但未来或对巴西产品开放市场。


消息来源:路透社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7日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04

墨西哥政府计划提高对中国一些产品的关税,

外交部回应

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彭博社记者提问,据报道,墨西哥政府计划在下月公布的2026年预算提案中提高对中国一些产品的关税,以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廉价进口商品的影响。请问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对此表示,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墨西哥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互利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中方始终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

郭嘉昆说,中方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相信有关国家将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8日 15点47分


05

猪价下降,养殖为何还能盈利

近期,猪价调头向下,生猪和猪肉价格目前已连续6周呈现下跌趋势,仔猪价格连续15周回落。“同时,受养殖成本下降影响,截至7月底,生猪养殖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盈利。”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说。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生猪价格从今年1月第一周16.57元/公斤窄幅波动上涨,1月最后一周达到阶段高点16.69元/公斤后转入下行通道。5月第二周价格开始低于上年同期,同比跌幅快速扩大。6月第二周跌至14.58元/公斤,之后在端午备货以及供给减少推动下连续4周反弹,7月第二周回升至15.09元/公斤,但仍低于去年同期,同比下跌18.5%。自7月第三周起猪价再度连续下跌,至8月第二周已跌至14.35元/公斤,同比下跌31.4%。

猪肉价格则从1月第一周的27.75元/公斤震荡上行至1月最后一周的28.30元/公斤,随后进入下跌阶段。5月底开始低于去年同期,同比跌幅逐步扩大,但总体小于生猪价格跌幅。6月末猪肉价格跌至25.2元/公斤,同比下跌11.8%。7月初小幅反弹至25.46元/公斤后再次连续回落,8月第三周降至24.93元/公斤,同比下跌22%。

受年初养殖户对下半年市场预期向好影响,1月至4月仔猪价格连续上涨,从32.77元/公斤涨至39.57元/公斤,累计涨幅达20.8%,但同比涨幅逐步收窄。5月起,因新生仔猪数量增加、健仔供应充足,加上部分自繁自养户在负向预期下出售仔猪,仔猪价格自5月初起连续14周回落,5月底开始低于去年同期,同比跌幅持续扩大。8月第三周已跌至33.25元/公斤,同比下跌25.4%。尽管仔猪价格前期有所波动,但8月初种猪场出售7公斤仔猪盈利仍维持在120元左右,带动2025年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增长态势。

关于近期猪价下跌的原因,朱增勇认为这属于6月中旬猪价阶段性冲高后的正常回调。6月中旬价格上涨主要受节日备货和屠宰量环比下降带动,仅为阶段性偏强表现,供需基本面并未改变。

从供应端看,近期生猪出栏节奏加快。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月至6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18355万头,同比增长14.5%。同时,受行业政策引导,养殖端抑制压栏增重行为,规模场减重出栏,进一步保障标猪供应充足,促使猪价转入下行通道并延续震荡偏弱走势。

进口方面,1月至7月全国猪肉进口62.6万吨,同比增长4.1%;其中7月进口8.8万吨,同比下降0.6%。冻品库容方面,6月起猪肉冻品库容率小幅回升,一定程度上反映餐饮加工对鲜肉的消费需求有所减弱。

需求方面,当前猪肉消费市场整体偏弱。尽管近期开学返校、旅游消费等因素带动餐饮消费回暖,但高温天气下猪肉消费仍处于淡季,终端实际增量有限,对猪价支撑力度不足。

好消息是,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低位运行。2025年玉米、豆粕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虽然玉米价格今年以来呈上涨态势,但自2023年10月第二周以来整体仍处于下跌趋势。8月第三周豆粕价格为3.31元/公斤,同比下跌1.8%,自2023年9月最后一周以来持续同比下跌,仅2025年4月最后一周略高于去年同期。

因此,尽管猪价连续下跌,受养殖成本下降影响,截至7月,生猪养殖已从去年5月起连续15个月保持盈利,不过利润空间自2024年四季度起逐步收窄。行业监测数据显示,1月至7月生猪养殖头均盈利约110元,7月已降至100元以下。预计8月行业仍保持盈利,但利润将继续收缩。

对于后期猪价走势,朱增勇表示要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供应方面,今年三季度至明年年初,国内生猪供给预计继续增长,商品猪供应充裕,同时出栏活重低于上年同期,有助于猪肉产量增幅趋缓。需求方面,自9月起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效提振,11月底南方地区还将进入腌腊消费旺季。

政策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将于8月底开展新一轮冻猪肉收储,有望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进口方面,预计我国猪肉进口将以企稳为主,2025年全年进口量可能持平或略降。

“后期猪价将呈季节性小幅上涨、窄幅波动特征。生猪养殖仍有望保持盈利。”朱增勇建议,养殖户应顺时顺势出栏肥猪,加强养殖成本管控和疫病风险管理。鉴于2025年能繁母猪存栏处于高位,养殖户应合理调减产能,及时淘汰落后产能母猪,适度降低出栏体重,防范明年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8日 10点04分


06

欧美贸易关系紧张之际,法国高官释放信号:

支持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经济联系

“关税战背景下,法国对中国投资态度转暖”,比利时“欧洲动态”网站以此为题报道称,法国负责对外贸易的部长级代表洛朗·圣-马丁当地时间27日在一场讲话中暗示对中国投资持开放态度。报道说,这是在欧盟与美国贸易关系紧张之际,法方释放出希望与中方缓和关系的信号。

报道称,圣-马丁当天在巴黎一场商业论坛上发表讲话,支持与中方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但表示投资应当围绕特定行业开展,与技术转让挂钩,并涉及合资企业。

“前方有一条道路……我们尚未抵达,但我认为这对双方来说都完全是有利的。”圣-马丁说。他同时呼吁“开放市场与相互投资”,并警告欧洲“不能再墨守成规”,因为贸易已经成为一种“权力工具”。

欧盟与美国8月21日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双方在7月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稀缺自然资源(如软木)、飞机及零部件、仿制药等得到豁免。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表示,欧盟与美国这一协议中存在大量潜在摩擦点,未来或引发摩擦升级,且许多“意向性”的执行监督和落实方式仍不明确。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份协议凸显欧盟对美国依赖加深,与其说是“协议”,不如说是欧盟的“损失控制文件”。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8日 17点16分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