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嘉 ·关注 | ①2025年2月海关适用汇率②中国成为全球互联互通重要驱动力量

★ 目录 ★

01

2025年2月海关适用汇率

02

中国已恢复对澳洲龙虾进口的检验检疫

03

中日双方外长会晤,海产品贸易成为重要议题

04

委内瑞拉将在2025年向中国出口海产品

05

中国将成为最大海产品消费市场,越南出口商紧抓市场机遇

06

以互惠精神推进中美经贸合作

07

以色列总统:愿进一步深化同中方友好交流合作

08

中国成为全球互联互通重要驱动力量

09

黑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10

德国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1

2024年12月国际畜产品市场形势

01

2025年2月海关适用汇率

2025年2月海关汇率

Q
&
A

请问海关计征汇率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2005年第124号)第十六条的规定,海关每月使用的计征汇率为上一个月第三个星期三(第三个星期三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采用第四个星期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币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

以基准汇率币种以外的外币计价的,采用同一时间中国银行公布的现汇买入价和现汇卖出价的中间值(人民币元后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4位小数)。如果上述汇率发生重大波动,海关总署认为必要时,可另行规定计征汇率,并对外公布。


2025年1月海关汇率(对比)


02

中国已恢复对澳洲龙虾进口的

检验检疫

来自SeafoodNews消息,中国商务部近日在中国取消从澳大利亚进口龙虾限制的问题时表示,中方已依法恢复对澳大利亚龙虾在港口的例行检验检疫工作。

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澳两国有关部门就对华出口龙虾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技术沟通,中方对澳方提供的出口措施进行了评估,之后作出了这一决定。

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龙虾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之一。2019年澳大利亚价值7.5亿澳元(约合5.27亿美元)的龙虾出口中,约有95%流向了中国。

自2023年以来,双方已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就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磋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来源:渔博会CFSE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1日 09点59分


03

中日双方外长会晤,海产品贸易

成为重要议题

来自SeafoodMedia消息,日本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于2024年12月25日访华,海产品贸易讨论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

中国曾是日本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市场,自日本决定将经处理的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排放入海后,中国方面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

《日经新闻》报道称,中方正在考虑解除对日本海产品的进口禁令。然而,中方将继续要求日方就其对长期国际监测体系的承诺作出保证。

中方还敦促日本允许包括北京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处理后的水进行独立采样和监测。

随着中国和日本努力解决悬而未决的贸易问题,双方的合作标志着在重建信任和促进经济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来源:渔博会CFSE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1日 09点59分


04

委内瑞拉将在2025年向中国

出口海产品

来自SeafoodSource消息,委内瑞拉渔业与水产养殖部表示已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允许其从2025年起向中国出口野生捕捞和养殖的水产品。

委内瑞拉获准向中国出口虾,以及其他物种,包括海蜇和黄鱼。

总共有50多家委内瑞拉私营和国有公司被允许向中国运送21种不同物种的产品。


来源:渔博会CFSE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1日 09点59分


05

中国将成为最大海产品消费市场,

越南出口商紧抓市场机遇

来自SeafoodNews消息,越南海产品出口商及生产商协会(VASEP)表示,由于中国强劲的海产品消费需求,2025年越南向中国出口海产品的机会将会继续积极乐观。

中国海产品市场的进口价值即将达到290亿美元,超过目前250亿美元的美国市场。

Rabobank的海产业专家Novel Sharma预测,中国拥有14亿消费者,对海产品的喜好度以及经济的繁荣境况,它将是未来10年内最具前景的海产品消费发展市场。

中国将在未来10年内寻求海外海产品资源,以确保充足供应并解决日益扩大的供需缺口。

专家表示,中国有望成为未来10年内全球海产品出口商最看重的增长市场,中国将占全球海产品消费量增长的40%,即超过550万吨的增长。鉴于此,海产品出口商应密切关注中国需求变化的动态,以发现潜在的未开发机会。

中国是越南海产品三大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出口到中国的海产品包括各种虾、巴沙鱼、鱿鱼、鱼糜和金枪鱼等。

越南海产品出口商及生产商协会(VASEP)表示,2024年越南海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19亿美元,2025年中国将继续为越南海产品出口创造大量机会。

随着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特别是对新鲜和高端产品的需求,将为越南龙虾、螃蟹、蜗牛、蛤蜊和其它鲜活海产品提供市场机遇。


来源:渔博会CFSE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1日 09点59分


06

以互惠精神推进中美经贸合作

近期,中美经贸互动不断。中美经贸牵头人举行视频通话,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重要共识,同意继续稳定中美经济关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应约会见美企负责人,欢迎外企抓住中国市场机遇。与此同时,1300多家中企赴美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两国科技企业合作成果引人注目……一系列互动让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将携手承担更多大国责任,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生命力。

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这是由两国的体量决定的,中美两个大国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建交45年来,两国贸易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双方大规模的经贸往来,不仅为各自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外溢效应,带动相关国家原材料出口、中间品生产以及服务业发展,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实实在在利好全球经济。

面对全球性挑战,中美携手合作也成为解局的关键。两国曾在2008年通过双边、多边等合作渠道,将世界经济拖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潭;两国曾共同阻击埃博拉病毒,帮助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改善公共卫生体系;两国曾协力促成《巴黎协定》的签订,对国际气候合作制度作出安排。过去一年,中美在禁毒、执法、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推进务实合作,在联大相互联署各自有关人工智能的决议,再次充分证明只要中美合作,就可以办成许多大事好事。

中美合作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中美合作是万万不能的,逐渐成为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秉持着命运与共理念,中国始终以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发展中美关系,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引领双方不断实现对话合作与战略沟通。在中方引领下,两国通过磋商确定了中美关系的一些指导原则,恢复和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为积累互信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历经了一些跌宕起伏,但也保持了总体稳定。中美两国绝大多数企业和民众用脚投票,证明一些西方学者预设的“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历史宿命。回首2024年,前11个月中美贸易额为6244.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在中国举办的进博会上美国企业参展总面积最大,链博会上参展美国企业数量在境外参展商中居于首位,众多美国企业高管频繁来华访问,中美工商界在你来我往中开拓机遇、相互成就。

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美双方团队通过磋商确定了中美关系的一些指导原则应予以坚持。一边要沟通、谈合作,一边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只会损害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未来,中美双方应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以互惠的精神推进合作,进一步探寻新时期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6日 09点18分


07

以色列总统:愿进一步深化同中方

友好交流合作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15日电 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15日表示,中国是以色列重要的合作伙伴,以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珍视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以方愿进一步深化同中方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赫尔佐格当天在总统府接受中国驻以色列新任大使肖军正递交国书时作出上述表示。

肖军正表示,中以建交33年来,两国始终恪守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合作成果造福两国人民。中以深厚友谊和真挚情感是在共同面对现实考验和长久挑战中形成的,弥足珍贵。面对挑战,中以关系展示了足够的韧劲和丰富的多样性。中方愿同以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推进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6日 06点23分


08

中国成为全球互联互通重要

驱动力量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破5000万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度开行量首次突破万列,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中越跨境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钱凯—上海”的中拉陆海新通道实现双向贯通……近段时间,中国同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合作不断传来好消息。

近年来,中国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机遇红利。

互联互通合作走深走实

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先后出台15项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措施和16项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措施,提出合力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这是中国助推全球互联互通的最新实践。

“近年来,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室主任谢来辉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有利于推动全球创新、人才、资金、数据等优质要素流动,实现国内国际经济良性循环互促,为全球互联互通注入更多动能。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等框架下,从亚欧大陆到非洲、拉美,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合作走深走实,对维护国际产供链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发展新趋势,积极构建绿色、创新等领域双多边合作新平台,国际合作空间更加广阔。中国与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为引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主要国际合作平台;发起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机制化运行;推动达成《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发起《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建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推动互联互通新领域的合作机制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在全球的互联互通合作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谢来辉分析,一是全面、综合,其中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还强调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二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统筹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注重提升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注重生态环境影响,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的互联互通;四是强调平等和相互尊重,不预设合作前提,没有意识形态偏向;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努力为互联互通项目提供安全保障,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注入更多稳定性。

契合全球南方发展诉求

互联互通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契合全球南方“赋能发展”的诉求。世界银行估算,全球28亿人面临不同程度的住房不足,10亿人缺少道路设施,16亿人缺少供电设施,数十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和基本卫生服务。发展中国家对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需求强烈。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卡韦尼表示,当前全球南方国家需要高质量发展,而快速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的建设以及技术转移对其非常重要,这也能更好理解并且评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福祉。

谢来辉说,中国有推动全球互联互通的强大驱动力:其一,这是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其二,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不断丰富互联互通的新内涵;其三,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以共同发展作为目标,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有利于把共建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务实合作的动力,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互联互通,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相关国家的生产生活条件,破解发展瓶颈,激发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谢来辉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指导原则,它目前已被纳入联合国及有关区域性多边机制重要文件,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推动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全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高度认可。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据吉尔吉斯斯坦“StanRadar”新闻网近日报道,中吉乌铁路项目将为加强中国和欧洲联系开辟新路径,有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新的示范项目。报道称,该铁路投入运营后,不仅可以缩短货物运输时间,还将打通中亚国家与中国铁路网络相连接的通道。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夫尚·纳扎罗夫表示,该铁路项目将有助于物流、能源、矿业、农业等领域的发展。通过优化贸易循环,中亚地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将得以加强。

谢来辉说,互联互通对全球经贸合作和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一是打破国家和区域间的壁垒,让更多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二是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获得新的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动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三是推动实现更加均衡普惠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的增长动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对饱受不可预测危机困扰的世界而言,为了全球公共利益而采取有意义的集体行动,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建立更多的供应路线来满足需求,而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做的。

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格拉登·帕平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帮助人们思考全球如何发展和交流。在此倡议下,“软联通”所希望的是更加务实的合作,使各国充分参与全球合作平台,这种参与能够反映各国文化以及政策中的优先事项,同时找到更多方式保持互联互通。

未来,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互联互通合作值得期待。谢来辉表示,中国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全面提升务实合作质效,深化机制化体系化建设,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6日 12点09分


09

黑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1月14日,黑山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向WOAH报告称,黑山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普列夫利亚市,于2025年1月4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2头野猪发病并死亡。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黑山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6日 10点10分


10

德国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

禽流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1月15日,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向WOAH报告称,德国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巴登-符腾堡州施韦比施哈尔市,于2025年1月14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10907只禽类疑似受到感染,其中5420只发病,杀死和处置10907只。

目前疫情仍在继续,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6日 10点21分


11

2024年12月国际畜产品市场形势

01.主要国家畜产品产量、贸易及价格

(一)猪肉

产量方面,11月份美国猪肉产量105.5万吨,同比降2.2%;1—11月猪肉产量1150.0万吨,同比增2.0%。

贸易方面,11月份,美国、巴西猪肉出口均同比增长。从美国看,11月份猪肉出口29.2万吨,同比增5.9%。其中,对华出口2.2万吨,同比增78.0%。1—11月猪肉出口293.4万吨,同比增4.8%。其中,对华出口18.8万吨,同比降13.0%。从巴西看,11月份猪肉出口11.9万吨,同比增17.3%。其中,对华出口2.1万吨,同比降17.2%。1—11月猪肉出口120.3万吨,同比增10.0%。其中,对华出口21.9万吨,同比降39.5%。

价格方面,美国猪肉价格环比回落,仍处于去年四季度以来高位(同比增11.9%),按同期汇率折算,切块猪肉批发价格为15.00元/公斤。欧盟猪肉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继续下跌,12月份同比下跌9.2%,按同期汇率折算,猪肉价格为14.70元/公斤;巴西猪肉价格继续上涨,处于近年较高水平(同比上涨26.7%),按同期汇率折算,巴西猪肉价格为16.81元/公斤。

(二)禽肉

产量方面,11月份美国禽肉产量185.6万吨,同比降5.4%。1—11月禽肉产量2199.6万吨,同比持平。

贸易方面,11月份,美国、巴西鸡肉出口均同比增长。从美国看,11月份鸡肉出口27.3万吨,同比增4.1%。其中,对华出口0.7万吨,同比增35.9%。1—11月鸡肉出口280.8万吨,同比降6.5%。其中,对华出口4.0万吨,同比降67.7%。从巴西看,11月份鸡肉出口45.3万吨,同比增23.0%。其中,对华出口4.6万吨,同比增17.0%。1—11月鸡肉出口472.9万吨,同比增3.4%。其中,对华出口50.9万吨,同比降19.6%。

价格方面,美国鸡肉价格持续上涨,同比上涨11.4%,按同期汇率折算,鸡肉价格为23.73元/公斤。近期欧盟鸡肉价格涨跌调整,同比上涨6.8%,按同期汇率折算,鸡肉价格为21.78元/公斤。巴西鸡肉价格恢复性上涨,同比下跌8.6%,按同期汇率折算,鸡肉价格为9.87元/公斤。

(三)牛肉

产量方面,10月份美国牛肉产量99.2万吨,同比降2.8%。1—11月牛肉产量1109.1万吨,同比增0.1%。

贸易方面,11月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均同比增长。从美国看,11月份牛肉出口11.5万吨,同比增10.4%。其中,对华出口1.8万吨,同比增6.8%。1—11月牛肉出口124.5万吨,同比降1.5%。其中,对华出口19.6万吨,同比降6.7%。从巴西看,11月份牛肉出口25.9万吨,同比增22.1%。其中,对华出口12.3万吨,同比增11.1%。1—11月牛肉出口264.6万吨,同比增28.7%。其中,对华出口120.9万吨,同比增12.0%。从澳大利亚看,11月份牛肉出口11.9万吨,同比增26.7%。其中,对华出口1.6万吨,同比增0.8%。1—11月牛肉出口121.6万吨,同比增24.7%。其中,对华出口16.9万吨,同比降9.8%。

(四)羊肉

11月份澳大利亚羊肉出口6.0万吨(绵羊肉5.5万吨,山羊肉0.5万吨),同比增14.4%。1—11月羊肉出口60.7万吨(绵羊肉56.0万吨,山羊肉4.7万吨),同比增17.5%;其中对华羊肉出口13.3万吨,同比降14.5%。

02.国际畜产品价格指数

(一)肉类

12月份,FAO肉类价格指数小幅上涨,其中,禽肉、猪肉价格下跌,牛肉、羊肉价格上涨。FAO肉类价格指数(基期为2014—2016年)2024年1月份降至108.86后反弹,最高涨至8月份122.02,12月份为119.04,环比涨0.4%,同比涨7.1%。

具体看,猪肉方面:受欧盟、美国和巴西猪肉价格影响,猪肉价格指数下跌至104.63,环比跌1.3%,同比跌5.3%(连续9个月低于上年同期)。禽肉方面:受巴西、美国禽肉价格影响,禽肉价格指数下跌至119.36,环比跌0.5%,同比涨11.4%(连续6个月高于上年同期)。牛肉方面:受巴西、澳大利亚牛肉价格影响,牛肉价格指数上涨至130.50,环比涨2.0%,同比涨12.8%(连续14个月高于上年同期)。羊肉方面:受澳大利亚羊肉价格上涨影响,羊肉价格指数上涨至120.25,环比涨1.6%,同比涨18.0%(连续7个月高于上年同期)。

(二)奶制品

12月份全球奶制品价格指数上涨。具体来看,2023年10月份开始震荡回升,2024年12月份为138.91,环比跌0.7%,同比涨17.0%(连续8个月高于上年同期)。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