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份国际畜产品生产贸易形势
一、1—10月我国畜产品进口概况
10月份,肉类及杂碎进口49万吨,环比降9.3%,同比降7.9%。其中,猪肉进口7万吨,环比降12.5%,同比降21.1%;禽肉进口0.7万吨,环比增0.1%,同比降72.1%;牛肉进口28万吨,环比降12.5%,同比增18.6%;羊肉进口1.7万吨,环比增0.1%,同比降28.3%。乳制品进口18万吨,环比持平,同比降2.4%;其中奶粉进口4万吨,环比持平,同比降2.5%。
1—10月,肉类及杂碎进口528万吨,同比降3.6%。其中,猪肉进口86万吨,同比降3.3%;禽肉进口25.1万吨,同比降23.0%;牛肉进口241万吨,同比增2.8%;羊肉进口29.4万吨,同比降2.2%。乳制品进口218万吨,同比增2.8%;其中奶粉进口71万吨,同比增2.4%。
二、1—9月我国畜产品贸易情况
1—9月,畜产品进口量847.6万吨,同比降2.1%。进口额309.3亿美元,同比增5.1%。出口量168.4万吨,同比增26.9%,出口额54.7亿美元,同比增15.2%。畜产品贸易逆差较上年同期扩大7.7亿美元,增幅3.1%。
(一)肉类
肉类、杂碎进口均下降。1—9月,肉类及杂碎进口量合计478.5万吨,同比降3.1%;进口额179.1亿美元,同比增4.4%。其中,肉类进口344.0万吨,同比降1.5%;进口额144.5亿美元,同比增8.1%;杂碎进口134.5万吨,同比降7.0%;进口额34.6亿美元,同比降9.0%。
1.猪肉进口减少。1—9月,猪肉及杂碎进口169.7万吨,同比降1.0%;进口额35.5亿美元,同比降0.1%。其中,猪肉进口78.8万吨,同比降1.3%,进口额16.0亿美元,同比增2.3%。主要来自西班牙、巴西、荷兰、智利和加拿大等国,分别占进口总量的29.8%、16.0%、7.5%、7.3%和7.0%,合计占比67.6%。其中,从巴西和智利进口分别同比降33.0%和3.9%,从西班牙、荷兰和加拿大进口分别同比增7.8%、2.5%和4.5%。
2.禽肉产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1—9月,禽肉及杂碎进口54.9万吨,同比降21.6%;进口额16.5亿美元,同比降24.5%。其中,禽肉进口24.4万吨,同比降18.8%;进口额6.6亿美元,同比降22.8%。主要来自巴西、俄罗斯、泰国、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分别占进口总量的68.4%、15.2%、11.8%、1.4%和1.0%,合计占比97.8%。其中,从巴西、白俄罗斯和美国进口分别同比降26.5%、46.8%和71.0%,从俄罗斯和泰国进口分别同比增21.0%和1.3%。1—9月禽肉及杂碎出口54.0万吨,同比增53.8%;出口额9.2亿美元,同比增25.5%;加工禽肉出口34.2万吨,同比增13.5%;出口额12.6亿美元,同比增9.5%。
3.牛肉进口增加。1—9月,牛肉进口212.5万吨,同比增1.0%;进口额111.0亿美元,同比增10.6%。进口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乌拉圭和新西兰等国,分别占进口总量的49.2%、16.7%、12.2%、7.7%和4.7%,合计占90.5%。其中,从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分别同比增13.2%和47.5%,从阿根廷、乌拉圭和新西兰进口分别同比降18.6%、15.0%和21.9%。
4.羊肉进口增加。1—9月,进口羊肉27.6万吨,同比增0.1%;进口额10.6亿美元,同比增23.6%。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分别占进口总量的49.6%、49.4%和0.7%,合计占99.7%。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同比增4.6%,从新西兰和乌拉圭进口分别同比降1.7%和56.2%。
(二)蛋类
蛋产品以出口为主。1—9月,蛋产品出口14.5万吨,同比增9.2%;出口额2.4亿美元,同比增0.1%。
(三)乳制品
1—9月,进口各类乳制品199.8万吨,同比增3.3%,折合生鲜乳1256.6万吨,同比增6.1%(干制品按1:8,液态奶按1:1折算);进口额95.5亿美元,同比增15.7%。
1.婴幼儿配方奶粉。1—9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16.2万吨,同比增6.7%;进口额33.6亿美元,同比增14.3%。主要来自荷兰、新西兰、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分别占进口总量的37.3%、29.4%、13.6%、7.6%和6.7%,合计占94.6%。其中,从法国和爱尔兰进口分别同比降14.3%和13.7%,从荷兰、新西兰和德国进口分别同比增10.3%、8.1%和22.9%。
2.大包粉。1—9月,大包粉进口50.9万吨,同比增1.5%;进口额21.1亿美元,同比增17.8%。进口主要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占85.5%和7.5%,合计占93.0%。其中,从新西兰进口同比增5.5%,从澳大利亚进口同比降0.8%。9月份,进口大包粉折合生鲜乳完税后价格平均为3.92元/公斤,比国内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格高0.88元。
3.液态奶、乳清粉和奶酪。1—9月,液态奶进口47.3万吨,同比降6.5%;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7%。乳清粉进口53.3万吨,同比增12.4%;进口额6.7亿美元,同比增14.2%。奶酪进口14.3万吨,同比增9.4%;进口额7.9亿美元,同比增17.8%。
三、主要国家畜产品贸易
(一)猪肉
贸易方面,9月份,巴西猪肉出口同比增长。从巴西看,9月份猪肉出口13.4万吨,同比增13.8%。其中,对华出口1.4万吨,同比降18.2%。1—9月猪肉出口98.6万吨,同比增3.2%。其中,对华出口13.2万吨,同比降26.1%。
(二)禽肉
贸易方面,9月份,巴西鸡肉出口同比下降。从巴西看,9月份鸡肉出口41.5万吨,同比降12.2%。其中,对华出口0.0万吨,同比降99.9%。1—9月鸡肉出口370.4万吨,同比降3.1%。其中,对华出口22.8万吨,同比降60.4%。
(三)牛肉
贸易方面,9月份,巴西和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均同比增长。从巴西看,9月份牛肉出口31.5万吨,同比增24.6%。其中,对华出口18.7万吨,同比增38.2%。1—9月牛肉出口214.9万吨,同比增16.3%。其中,对华出口113.5万吨,同比增22.3%。从澳大利亚看,9月份牛肉出口13.9万吨,同比增21.9%。其中,对华出口2.1万吨,同比增28.3%。1—9月牛肉出口112.7万吨,同比增16.5%。其中,对华出口20.3万吨,同比增48.0%。
(四)羊肉
9月份澳大利亚羊肉出口4.4万吨(绵羊肉3.8万吨,山羊肉0.5万吨),同比降19.3%。其中,对华羊肉出口0.7万吨,同比增19.3%。1—9月羊肉出口46.3万吨,同比降4.9%。其中,对华出口9.6万吨,同比降18.2%。
四、国际畜产品价格指数
(一)肉类
2025年10月份,FAO肉类价格指数小幅下降,其中,牛肉价格上涨,猪肉、羊肉、禽肉价格下降。FAO肉类价格指数(基期为2014—2016年)2024年1月份降至108.86后反弹,2025年10月份为125.00,环比跌2.2%,同比涨4.8%。
具体看,猪肉方面:受巴西、欧盟猪肉价格影响,猪肉价格指数下跌至107.23,环比跌5.2%,同比跌1.3%。禽肉方面:受巴西、美国禽肉价格影响,禽肉价格指数下跌至110.32,环比跌3.3%,同比跌8.9%(连续4个月低于上年同期)。牛肉方面:受美国牛肉价格影响,牛肉价格指数上涨至146.18,环比涨0.9%,同比涨15.1%(连续24个月高于上年同期)。羊肉方面:受澳大利亚、新西兰羊肉价格影响,羊肉价格指数151.19,环比跌5.9%,同比涨29.6%(连续17个月高于上年同期)。

(二)乳制品
10月份全球乳制品价格指数小幅下跌。具体来看,2023年10月份开始震荡回升,2025年10月份为142.20,环比跌3.4%,同比涨2.3%。9月份全球全脂奶粉批发价格4245美元/吨,环比跌6.6%,同比跌6.5%。其中,美国全脂奶粉批发价格连续2个月下降,为4342美元/吨,环比跌7.9%,同比跌18.0%;大洋洲全脂奶粉批发价格连续4个月下降,为3783美元/吨,环比跌5.0%,同比涨8.9%;欧盟全脂奶粉批发价格连续2个月下降,为4608美元/吨,环比跌6.5%,同比跌5.1%。按同期人民币汇率折算,9月份全球全脂奶粉批发价格30243元/吨。其中,美国、大洋洲和欧盟分别为30938元/吨、26957元/吨和32835元/吨。
10月份全球全脂奶粉批发价格3958美元/吨,环比跌6.7%,同比跌11.6%。其中,美国全脂奶粉批发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为4072美元/吨,环比跌6.2%,同比跌20.7%;大洋洲全脂奶粉批发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为3629美元/吨,环比跌4.1%,同比涨1.2%;欧盟全脂奶粉批发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为4175美元/吨,环比跌9.4%,同比跌11.6%。按同期人民币汇率折算,10月份全球全脂奶粉批发价格28187元/吨。其中,美国、大洋洲和欧盟分别为28991元/吨、25842元/吨和29728元/吨。
五、后期市场展望
预计后期肉类价格将小幅下降。猪肉方面,主产国供应充足,亚洲地区进口需求减弱,巴西、欧盟猪肉价格将继续下降。禽肉方面,巴西出口需求增加,欧美地区消费疲软,禽肉价格将延续下跌态势。牛肉方面,欧美地区进入季节性消费低谷,牛肉价格上涨态势将有所减缓。羊肉方面,大洋洲羊肉产量下降,亚洲地区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羊肉价格或将小幅震荡。
来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全国畜牧总站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7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 | news.cccbn.com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由AI辅助创作,经人工审核发布。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