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嘉 ·关注 | ①猪价向上突破难度较大②巴西港口打通太平洋航道让中巴贸易更便捷

★ 目录 ★

01

6月第4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02

猪价向上突破难度较大

03

仔猪供需对猪价的指引增强

04

上半年生猪养殖端仍存压栏时段 供应压力或再度后置

05

巴西港口打通太平洋航道让中巴贸易更便捷

06

秘鲁农业部长本周率团访华,重点攻坚牛肉家禽入华大门!

07

丹麦发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08

南非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01

6月第4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6月第4周(采集日为6月26日)生猪、鸡蛋、玉米价格环比上涨,仔猪、鸡肉、商品代雏鸡、活牛、肉羊、豆粕价格环比下跌,猪肉、牛肉、生鲜乳、配合饲料价格环比持平。

生猪产品价格。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6.3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6%,同比下跌17.9%。江苏仔猪价格上涨,天津、海南、上海、山西、新疆等28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华北地区价格较高,为38.00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4.07元/公斤。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6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4%,同比下跌18.5%。北京、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等19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黑龙江、青海、新疆、贵州、山西等9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吉林、上海2个省份价格持平。华东地区价格较高,为15.02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13元/公斤。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20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11.8%。北京、福建、湖南、上海、河南等12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黑龙江、贵州、新疆、江苏、宁夏等13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山西、辽宁、广东、重庆、四川价格持平。华南地区价格较高,为27.50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2.15元/公斤。

家禽产品价格。全国鸡蛋平均价格8.5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5%,同比下跌14.2%。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7.0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1%,同比下跌19.5%。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5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同比下跌4.1%。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3.89元/只,比前一周下跌1.0%,同比上涨3.7%。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26元/只,比前一周下跌1.5%,同比下跌4.1%。

牛羊产品价格。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9.7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涨0.7%。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3.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5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4%,同比上涨12.6%。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1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1%,同比下跌2.7%。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6.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1%。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8.7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同比下跌1.3%。

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4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7.0%。

饲料价格。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4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4%,同比下跌3.9%。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2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4%;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5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8%。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3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8.7%。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39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4.2%。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52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3.6%。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24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3.9%。


来源:农业农村部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02

猪价向上突破难度较大

生猪周期理论上是蛛网模型的典型代表,且有“上涨周期短、下跌周期长”的特点。近年来,伴随市场格局的大幅变化,生猪周期也出现了一些调整。自2023年以来,行业逐渐进入新的平衡,猪周期有重回四年周期的迹象。目前母猪10000头以上的集团产能占整体市场产能的40%左右,而母猪200头以下的中小养殖主体产能已下滑至28%,不足三成。养殖业不断向头部企业靠拢,导致行业应对成本波动风险的能力增强。尽管目前饲料原料端及疫病风险时有发生,但再度出现类似2018年情形的可能性下降,猪价预计将重新回归周期波动强度及周期跨度。

  自2023年7月开始,新一轮周期再度启动,至2024年8月份猪价已触及本轮上涨周期的高点。理论上至2026年上半年,猪价将在下行周期中继续消化目前冗余的产能。尽管每轮周期各有不同,但因国内猪肉消费市场相对稳定,供应仍是行情的主导因素,猪价暂未看到脱离猪周期的迹象。

  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及性能数据可推算出6月、7月、8月理论出栏量处于偏低位置,这主要受年初流行性仔猪腹泻疫情影响,其中河南、山东两省疫情最严重,发病数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四川及东北也受到波及。受疫情影响,年初仔猪死亡率显著增加,7月、8月份商品猪供应或出现缺口。四季度供应预计将进入持续增量过程,且因能繁母猪各项指标表现亮眼,预计供应压力将持续释放。

  2025年上半年生猪体重始终维持高位。相关机构数据显示,上半年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7.69kg,显著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重125.49kg和去年同期均重124.41kg。一方面,上半年饲料价格维持低位,养殖成本下滑;另一方面,根据成本测算,最优体重有一定提高,不论集团还是中小散养殖体重均有所上升。体重的持续上行,虽然对上半年猪价形成了一定的托底作用,但也导致供应持续后移。从绝对值来看,上半年生猪体重仅低于2020年和2021年同期,但这两个年份生猪产能还没有恢复,且2021年高均重曾带来价格的大幅下跌。

  二次育肥是重要的活体库存,2022年及2024年二次育肥对行情造成了较大影响。今年2—4月二次育肥表现相对激进,增加了生猪需求,整体猪价表现相对稳定。但作为供应端,其增加了5—6月的市场出栏量,压制了6月生猪价格。6月中下旬以来,二次育肥再度入场,市场看涨7月、8月生猪价格,也带动了当下的需求。作为活体库存,供应或在8月、9月持续释放。

  总体来看,目前养殖端仍有利润,行业无主动去产能动力,预计供应压力长期存在。考虑2月出现仔猪腹泻疫情,7月、8月出栏或小幅下滑,但幅度难与2024年7月、8月相比,整体影响偏温和。集团企业生猪出栏体重目前已逐步下降至合理区间,未来或有少量下调空间,但散户生猪出栏体重不断上行,且目前散户及二育看好7月、8月行情,不排除出现集中出栏现象,挤兑之下,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从周期角度来看,2025年仍处于猪价下行阶段,从库存节奏、季节性等角度分析,猪价向上突破难度较大,未来不排除重回10~20元/kg区间。虽行业成本有一定支撑,但在周期轮动下,跌破成本线只是时间问题。现货价格高点预计在16000元/吨附近,lh2509合约价格高点预计在14500~15000元/吨,单边操作建议以逢高做空为主,行情确定性低,短线为宜。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08点28分


03

仔猪供需对猪价的指引增强

目前规模化养殖推动专业分工加速,大规模养殖主体在种猪培育、母猪扩繁等前端环节的占比大幅提升,基础产能波动趋缓而生产效率影响凸显,仔猪供需对猪价的指引明显增强。

  为了跟踪仔猪市场供需情绪,我们基于仔猪销售利润、仔猪与生猪比价分别构建反映仔猪供应和仔猪需求的指数。长期来看,两者均与猪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领先关系并不稳定。2023年之后,领先3个月左右的仔猪供应指数和需求指数与猪价的相关性明显提升,按仔猪供应和需求指数推演,猪价在8月之前易涨难跌。

  生猪期货自2021年上市以来,上半年近月合约表现通常弱于远月合约,导致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明显走弱,其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一方面,生猪季节性消费通常下半年强于上半年,下半年节日多、天气冷、腌腊等习俗会提振猪肉需求;另一方面,生猪供给受生理特征影响,冬季存活率低,夏季增肥慢,映射到当年7—8月份就是出栏少,在此期间叠加压栏和二育,导致了次年7—8月份价格的强势。

  今年以来,近远月价差居高不下,期限结构处于水平状态,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供需关系的均衡预期。从远月价格来看,生猪产业资金主导的套保行为强化期现联动性,使得期货远月合约定价主要围绕成本运行。近月价格受疫病扰动与养殖情绪提振,抗跌性明显增强。所以,在产业资金主导的背景下,市场预期更趋于理性,更容易消除定价偏差,推动期限结构趋于水平。

  在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和CPI之间呈现较高正相关性。今年前4个月,猪肉价格高于去年同期,对CPI的贡献为正。但猪肉价格自5月开始下跌,6月持续低迷,考虑到去年9月至11月期间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回升,今年三季度供应存在压力,稳价政策加速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底约谈头部养殖集团,农业农村部6月上旬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此次调控的核心思路是:通过降低生猪出栏均重减少今年下半年的生猪供给,通过限制基础产能稳定明年上半年供给。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面临供给充裕、需求乏力、成本竞争加剧的格局,需要重点关注利润对产能的传导。我们基于产能和利润两个指标,辅以价格、社融、利率等指标,将生猪基本面周期定性地划分为景气、压力、出清、回暖四个阶段。从各个阶段的运行特征判断,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压力期。

  2010年6月至今,已经历3个压力期,平均持续时间18个月,猪价平均跌幅超过40%,本轮压力期持续的时间及跌幅远未达到历史平均水平,未来道阻且长。但今年政府对引导物价合理回升极为重视,5月下旬已启动生猪行业降重去产能,政策调控可能会缩短此次压力期持续的时间,减缓猪价下跌幅度。

  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小规模主体更多从事下游育肥,其增重行为受猪价预期影响较大。在猪价强季节性规律下,大体重猪的择时出栏会显著影响猪价的波动节奏。通常当屠宰量明显下降,同时出栏体重明显提升,表明市场处于压栏与二育提升阶段。从数据上看,202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2023年三季度、2024年二季度均出现明显压栏和二育,这种增重主要是为了应对中秋、国庆、次年春季旺季,随着旺季来临,供给后置大幅释放也引发猪价连续3年“旺季不旺”。

  回顾2023—2024年猪价和出栏均重的相互影响路径,发现两者会在产能的牵引下围绕某条曲线来回移动。重点复盘6—8月的移动路径,在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23年生猪出栏体重明显下降,2024年则是在出栏体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价格明显上升。究其原因, 2023年6—8月对应的出栏量处于小幅增加状态,而2024年同期对应的出栏量则是下降的,所以2024年价格上涨相对更为容易。目前在政策引导减重的背景下,预计今年6—8月移动路径可能与2023年类似,在猪价温和上涨的情况下,生猪出栏体重将出现明显下降。

  建议中长线逢高沽空9月、11月合约;短线动态构建9月合约牛市价差。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08点27分


04

上半年生猪养殖端仍存压栏时段 供应压力或再度后置

近期,受养殖端出栏节奏和市场情绪变化的影响,生猪期货价格自低点持续反弹后出现急跌行情。

  “近期生猪现货偏强,主要受养殖端惜售叠加二次育肥入场影响,气温升高导致养殖增重缓慢,肥标价差走高,企业销售策略由之前的降重转为增重,引发现货价格走高,带领期货近月合约走强,但远月合约存在供应压力后置的预期,走势偏弱。”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说。

  据中信期货研究所生猪研究员李艺华介绍,今年生猪产能过剩、体重偏高,6月中下旬在部分散户新一轮惜售情绪的驱动下,猪价出现反弹,但是上行空间比较有限。生猪期货价格涨至14000元/吨关口后,产业套保情绪升温。在6月集团场小幅去库后,三季度仍面临继续降重带来的压力。

  从现货价格走势来看,6月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先跌后涨,月均价格环比下跌。相关数据显示,6月全国外三元交易均价14.28元/公斤,环比跌幅2.16%,同比跌幅21.81%。1—6月份生猪交易均价为14.84元/公斤,同比下跌3.64%。

  “1—6月生猪价格整体呈现下滑—震荡—下滑—翘尾的走势,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生猪供应充裕,奠定了猪价低位运行的基础。但由于上半年养殖端仍存压栏时段,预计下半年将出现供应后置现象,届时或影响生猪短期供应,进而拖累猪价。”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容志发介绍说。

  容志发表示,随着目前气温不断升高,大猪消化压力将逐步显现。同时,政策面推动养殖端主动减重,生猪出栏节奏加快,带动生猪出栏均重回落。随着大猪存栏量下滑,肥标价差走阔,屠企收购大猪成本提升,因而加大对适重标猪的采购,收购均重同步回落。

  在王俊看来,考虑市场对中秋节、国庆节前的涨价有预期,低价惜售和二育入场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现货价格形成了底部支撑。

  “当前,育肥利润依旧存在,一些散户仍有二育的意向。若猪价进一步下跌,挤压育肥利润,大猪出栏节奏或进一步加快,二育积极性随之降温。”李艺华表示。

  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后期供应压力仍存,市场对未来猪价保持谨慎态度。“进入7月,部分前期惜售和后置的供应有逐步释出的可能,在今年供应充裕的大背景下,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但由于市场累库预期仍存,因此价格大跌的概率不大,或维持震荡整理走势。”王俊表示。

  李艺华同样认为,6月中下旬猪价上涨,主要与集团企业实现降重后,部分散户重新出现二育情绪有关。但是生猪基本面处在增产兑现的周期中,目前出栏量充裕,叠加进入消费淡季,猪肉需求减少,猪价上涨动力不强。

  具体来看,据容志发介绍,供应方面,7月部分养殖企业仍有降重空间,多数无降重计划,生猪出栏节奏或放缓。此外,春季猪腹泻等疾病使得当时的生猪存栏量下降,投射至生猪出栏时间则为7—8月份,7月份供应有减少空间。受此影响,7月份生猪供应量或下降。需求方面,终端需求与二次育肥的变动情况不同。终端需求提升空间不足,在高成本的影响下,屠宰企业或降量以减少亏损。此外,在高价的影响下,分割入库量或减少,亦影响屠宰量。7月上旬价格涨至高位后屠宰量或下降,二次育肥需求量亦有阶段性下滑可能,价格支撑力度不足。随着部分企业于7月下旬进行较为集中的二次育肥补栏,生猪供应或再度被人为后置,价格有上涨空间。


来源:期货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09点07分


05

巴西港口打通太平洋航道让中巴贸易更便捷

位于塞阿拉州的佩森港是巴西东北部最繁忙的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约2000万吨。自该港口4月开通一条直航中国的新航线以来,中巴物流时长大幅缩短,为巴西经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佩森港港务局长马克斯·金蒂诺介绍,新航线由地中海航运公司负责运营,预计每周运送约1200个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推动港口运量增加10%,不仅有力促进中国与塞阿拉州之间的贸易,而且将带动巴西东北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金蒂诺告诉记者,新航线开通前,从中国来的商品抵达巴西东北部需要先经过南非好望角到达巴西南部的桑托斯港,再北上至佩森港;新航线则先从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直达佩森港,比以往缩短约30天,降低了成本,这对于依赖更快交付货物的生产商和企业主来说非常有利。

金蒂诺说,经由佩森港进口的产品主要有钢铁、机械、电气材料、塑料等,从这里出口的巴西产品包括石材、坚果、巴西棕榈蜡、水果、肉类、鞋类和纺织品。伴随新航线开通,巴西商品从塞阿拉州运往中国的时间也缩短14天,有力促进中国与巴西东北部之间的贸易。

据佩森港港务部门介绍,佩森港此前有三条国际航线,一条通往北美,两条通往欧洲,到亚洲的货物通常经由欧洲航线转运。1月,亚洲新航线开始测试,由于佩森港能够接收不同类型的货物和大型船舶,测试非常成功。4月7日,地中海航运公司的青岛号货船在佩森港靠岸,标志着这条航线正式运营。

如今,佩森港已建成集港口、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为一体的综合体,港口区有世界级的海上码头,工业区有一些主要制造企业,出口加工区用于吸引新投资。佩森综合体商业总监安德烈·马加良斯说,今年前4个月,佩森港业绩创历史新高,码头集装箱运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7%,港口整体吞吐量同比增长12.4%。

新航线在中国停靠盐田、宁波、上海、青岛四个港口,对于从中国进口越来越多商品的巴西物流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瑞仕富达集团塞阿拉国际运输公司总经理蒂亚戈·阿布雷乌告诉记者:“我们对这条太平洋新航线非常满意,因为它可以减少转运,并避免因港口拥堵或中断而造成的潜在延误,我们会继续利用这条航线,扩大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并增加区域产业的参与度。”

甜瓜是巴西最早获得出口中国许可的水果。位于北里奥格兰德州的法莫萨庄园是巴西最大的甜瓜庄园,2020年开始向中国出口。庄园主路易斯·巴塞洛斯告诉记者,庄园一直希望加大对华出口力度,但在物流方面面临运输时间长、如何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产品质量等问题。

巴塞洛斯说,如果这条新航线运营顺畅,他将把产品出港地点改到这里,时间短能让水果保鲜,同时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港务局长办公室摆有一幅海上丝绸之路的画作和一个写着福字的红色盘子。金蒂诺说,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来这里参观洽谈时赠送的礼品,希望今后也有中国企业来参与港口建设,让这条航线更加高效,为中国商品进入巴西和巴西商品出口中国提供更好服务。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15点59分


07

丹麦发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6月24日,丹麦环境和食品部向WOAH报告称,丹麦发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罗斯基勒市,于2025年6月20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为接触野生物种。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1只银鸥发病并死亡。


  目前疫情仍在继续,丹麦环境和食品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10点20分


08

南非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7月1日,南非农林渔业、动物生产和卫生部向WOAH通报称,南非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西北省和普马兰加省,于2025年6月28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测发现,有100000只禽类疑似受到感染,其中1150只发病并死亡。


  目前疫情仍在继续,南非农林渔业、动物生产和卫生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10点38分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