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嘉 ·关注 | ①聚焦全球肉类贸易:大宗农产品进口最新资讯②中国4月贸易流量强劲躲过关税冲击

★ 目录 ★

01

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506期

02

4月第3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03

伊外长本周访华 北京称中伊将就国际热点问题交换意见

04

彭博:中国4月贸易流量强劲躲过关税冲击

05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会见丹麦王国食品、农业和渔业大臣雅各布·延森

06

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同比增长11.9%

07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发布——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实现量质全方位提升

08

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肉类)2025年4月15日

09

猪价近期超预期上涨,分析师称或难改后期下跌趋势

10

日本首相:特朗普要求日本进口美国大米和牛肉

11

4月22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和牛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0.1%

01

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506期

非洲猪瘟


1. 希腊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4、16日,希腊通报弗洛里纳省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感染死亡。 

2. 南非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6日,南非通报西北省等3地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75头家猪感染,163头死亡。 

3. 北马其顿发生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6日,北马其顿通报德布里察区等4地发生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7头野猪感染死亡。 

4. 匈牙利发生17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6日,匈牙利通报科马罗姆州等4地发生17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9头野猪感染死亡。 

5. 意大利发生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7日,意大利通报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等2地发生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6头野猪感染死亡。 

6. 德国发生5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7日,德国通报黑森州等3地发生5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53头野猪感染死亡。 

7. 波兰发生20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8日,波兰通报瓦尔米亚马祖尔省等8地发生20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73头野猪感染死亡。 

8. 乌克兰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8日,乌克兰通报文尼察州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 

9. 罗马尼亚发生3起野猪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4月16日,罗马尼亚通报比霍尔县等5地发生3起野猪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4头野猪和36头家猪感染死亡。 

禽流感


1. 美国发生2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4日,美国通报纽约州等2地发生2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32只家禽感染死亡,303只被扑杀。 

2. 荷兰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4、18日,荷兰通报格罗宁根省等2地发生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只野禽感染死亡。 

3. 罗马尼亚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4日,罗马尼亚通报雅洛米察县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情,1只野禽感染死亡。 

4. 英国发生1起家禽和6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4日,英国通报英格兰等2地发生1起家禽和6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66只家禽感染,297只死亡,2.7万只被扑杀,26只野禽感染死亡。 

5. 匈牙利发生1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4、16、17日,匈牙利通报巴奇基什孔州等3地发生1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43只家禽感染死亡,3982只被扑杀。 

6. 爱沙尼亚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5日,爱沙尼亚通报西维鲁区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野禽感染死亡。 

7. 德国发生7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7日,德国通报下萨克森州等4地发生7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3只野禽和散养家禽感染死亡,4只被扑杀。 

8. 利比里亚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18日,利比里亚通报邦县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8只家禽感染死亡。 

其它动物疫病


1. 以色列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 

4月14日,以色列通报海法市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10头牛感染。 

2. 津巴布韦发生2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 

4月14日,津巴布韦通报马斯温哥省发生2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126头牛感染。 

3. 南非发生1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 

4月16日,南非通报马普兰加省发生1起SAT2型口蹄疫疫情,9头牛感染。 

4. 匈牙利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 

4月17日,匈牙利通报杰尔-莫松-肖普朗州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多头牛感染。 

5. 梅利利亚发生1起狂犬病疫情 

4月14日,梅利利亚通报梅利利亚市发生1起狂犬病疫情,1只家犬感染死亡。 

6. 爱沙尼亚发生1起Q热疫情 

4月14日,爱沙尼亚通报雅尔瓦县发生1起Q热疫情,1头牛感染死亡。 

7. 刚果(金)发生4起炭疽疫情 

4月14日,刚果(金)通报北基伍省维龙加国家公园发生4起炭疽疫情,47头野生河马感染死亡。 

8. 美国发生1起马传染性子宫炎疫情 

4月14日,美国通报佛罗里达州发生1起马传染性子宫炎疫情,1匹马感染。 

9. 挪威发生2起3型蓝舌病疫情 

4月15、16日,挪威通报阿格德尔郡发生2起3型蓝舌病疫情,2头牛感染。 

10. 墨西哥发生15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 

4月15日,墨西哥通报恰帕斯州等4地发生15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152头牛马等牲畜感染,1头牛死亡。 

11. 伯利兹发生2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 

4月15、16日,伯利兹通报橘园区等4地发生2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22头牛马犬等牲畜感染。 

12. 摩洛哥发生1起新城疫疫情 

4月16日,摩洛哥通报拉巴特-萨累-盖尼特拉大区发生1起新城疫疫情,3.4万只家禽感染,1.5万只死亡,1.9万只被扑杀。 

13. 日本发生3起马流感疫情 

4月16日,日本通报熊本县发生3起H3N8亚型马流感疫情,5匹马感染。 

14. 卢森堡发生1起野兔热疫情 

4月17日,卢森堡通报格雷文马赫区发生1起野兔热疫情,1只野兔感染死亡。 

15. 爱沙尼亚发生1起马鼻肺炎疫情 

4月17日,爱沙尼亚通报哈留区发生1起马鼻肺炎疫情,3匹马感染,1匹死亡。 

16. 英国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 

4月17日,英国通报英格兰发生1起3型蓝舌病疫情,1头牛感染。 

17. 智利发生4起马传染性贫血病疫情 

4月18日,智利通报努布雷大区等3地发生4起马传染性贫血病疫情,6匹马感染被扑杀。 


02

4月第3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

价格情况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第3周(采集日为4月17日)生猪产品、鸡蛋、商品代雏鸡、肉牛、活羊、生鲜乳、玉米、豆粕价格环比上涨,鸡肉、羊肉、饲料产品价格环比持平。

生猪产品价格。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9.2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6%,同比上涨5.5%。浙江、海南、宁夏、吉林、新疆等19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广西、上海、贵州、青海、安徽等8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天津、江西价格持平。华中地区价格较高,为41.75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7.55元/公斤。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2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7%,同比下跌0.8%。上海、北京、河北、黑龙江、新疆等23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海南、宁夏、云南、贵州、内蒙古等7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5.97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4.61元/公斤。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6.0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2%,同比上涨3.7%。天津、黑龙江、新疆、河北、陕西等17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四川、广西、贵州、宁夏、内蒙古等11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上海、甘肃价格持平。华南地区价格较高,为28.27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3.12元/公斤。

家禽产品价格。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3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0%,同比下跌3.1%。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7.9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2.3%,同比下跌1.2%。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92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2.1%。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4.21元/只,比前一周上涨1.2%,同比上涨12.3%。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47元/只,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下跌1.4%。

牛羊产品价格。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8.5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8%,同比下跌9.5%。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62.0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4%。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6.5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6%,同比上涨5.8%。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3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6.8%。河北、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7.4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主产省份活羊价格29.1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下跌4.6%。

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0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下跌10.7%。

饲料价格。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4%,同比下跌7.0%。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1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5%;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4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6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7%,同比下跌3.7%。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40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5.3%。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52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5.1%。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25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5.0%。


来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03

伊外长本周访华 北京称中伊将就

国际热点问题交换意见

在伊朗与美国举行第三轮核谈判之前,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本周将访问中国。对此,中国外交部称,中伊将就双边关系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针对伊朗外长访华情况,将会见哪些人及讨论哪些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星期二(4月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称,中伊两国传统友好建交54年来,两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郭嘉昆介绍,访问期间,双方将就中伊双边关系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相信此访对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两国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共同捍卫多边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将于星期三(23日)访问中国。不过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盖伊则称,阿拉格齐于星期二访问中国。

法新社报道,阿拉格奇曾于去年12月访问中国。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尽管伊朗仍受美国严厉制裁,其出口的石油中约有92%流向中国。

2021年,伊朗与中国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全面战略协议,涵盖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和通信等多个领域。


来源:联合早报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17点00分


04

彭博:中国4月贸易流量强劲躲过

关税冲击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了惩罚性高关税,中国4月份的贸易流量仍保持强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豁免了许多电子产品征税,并暂停了对多数国家计划征收的关税措施。

彭博社星期二(4月22日)报道引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的七天里,中国港口共处理了630万个集装箱。根据彭博社统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贸易量的增长趋势已持续将近三个月。

中国绝大多数出口货物是通过海运运送的,一些高价值商品则通过空运,还有部分产品通过铁路运输到欧洲及亚洲邻国。

报道指出,考虑到中美之间相互加征的高额关税,贸易仍保持强劲令人意外。而这种韧性可能也反映出特朗普对其他数十个贸易伙伴延迟实施对等关税90天,这使得亚洲地区贸易受扰动较小,并可能让中国有机会将部分货物转向其他市场。

此外,美国本月宣布决定将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从对等关税中豁免,为中国出口商提供了一定缓解。

然而,澳新银行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中双边贸易正朝着全面脱钩迈进。”

报告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将迅速下降,但“美国自中国进口的下降可能更加缓慢”。“由于替代性程度不同,中国的反制措施可能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而不是缩小。”


来源:联合早报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15点11分


05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会见丹麦王国

食品、农业和渔业大臣雅各布·延森

4月21日下午,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署会见丹麦王国食品、农业和渔业大臣雅各布·延森一行。双方就落实中丹元首共识、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双边农食产品贸易发展、深化海关检验检疫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并签署了相关合作文件。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参加会见。


来源:海关总署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1日 11点56分


06

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

同比增长11.9%

肯尼亚是我国在非洲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示范国家。中肯建交60多年来,双方贸易合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我国是肯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肯尼亚是我国在东非的最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161.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9%,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长11.8%、进口增长13.2%。

更多优质商品对接肯尼亚市场需求。我国持续为肯尼亚提供优质适用的商品,推动其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出口中间品、消费品、资本品分别增长11.4%、10.1%、10.4%。从电子元件到家电、手机,再到高端装备,“中国制造”不断丰富肯尼亚市场选择。

肯尼亚特色农产品稳定输华。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牛油果出口国,其出产的牛油果以丰富的油脂和醇厚的口感而闻名。自2022年8月肯尼亚鲜食牛油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自肯累计进口鲜食牛油果6892.5吨,价值0.9亿元,肯尼亚目前已成为我鲜食牛油果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此外,今年一季度,我自肯进口茶叶、蟹等特色农产品分别增长175.2%、30.7%。

工程装备赋能互联互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积极参与肯尼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双方在道路、桥梁等建设方面取得多项成就。今年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出口推土机、挖掘机、机动起重车 等工程装备分别增长112.4%、190.6%、7.1倍,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中国和肯尼亚友谊起源于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当前,中肯两国经贸合作迎来趁势而上的新契机。海关将助力中肯在更多领域开展贸易合作、实现合作双赢。


来源:海关总署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15点56分


07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发布——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将实现量质全方位提升

4月20日至21日,2025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聚焦20种(类)主要农产品,对2024年市场形势进行了总结回顾,对这些农产品未来10年尤其是2025年、2029年和2034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报告显示,未来10年,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将迎来系统性突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实现量质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7.8%,达到421千克/亩。


农业生产力将实现突破性跃升,农产品高品质与特色化需求持续攀升


  报告预计,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持续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报告分析,未来10年,农业新质生产力将迎来系统性突破,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将迈入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实现量质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预计2034年稳定在17.9亿亩,其中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稻谷、玉米面积减少,大豆面积保持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及高产优质抗逆的粮食新品种加快培育推广支持下,农业生产力将实现突破性跃升,未来10年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7.8%,达到421千克/亩。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34年将达到7.53亿吨。蔬菜和水果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0.2%和0.6%。肉类产量总体呈稳中有增态势,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年均增长1.6%、0.9%和1.0%,猪肉产量稳中略降。奶类产量在调整优化后保持增长趋势,水产品产量持续小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1.6%和1.0%。

  报告指出,农产品消费持续升级,高品质与特色化需求将持续攀升。随着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深化,高品质、健康化、多元化及个性化的农产品消费趋势日益明显。未来10年,粮食消费需求受工业消费拉动总体稳中略增,食用消费与饲用消费稳中有降。肉类消费总体保持增长,其中,猪肉消费小幅下降,禽肉消费持续增加,牛肉、羊肉消费逐步转强。蔬菜、水果消费继续小幅增长,奶类、水产品消费增长相对较快。


粮食供需紧平衡成为长期态势,单产成为粮食增产的关键


  报告预计,2025年,随着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及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单产继续提高,为397千克/亩,粮食产量将达到7.09亿吨。受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与生猪养殖效率提高等影响,猪肉产量小幅增长。受养殖效益下降影响,牛肉、羊肉和奶业生产进入优化调整期。农产品消费缓慢增长,健康化、多元化消费趋势更加明显。粮食消费小幅增长,禽肉、水产品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牛羊肉、奶类消费需求有所减弱。

  报告显示,未来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单产成为粮食增产的关键,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能力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将不断提升。预计粮食单产稳步提高,2034年为421千克/亩,年均增长0.8%;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达到7.53亿吨,年均增长0.8%。粮食需求增长,但增速放缓,工业消费增加是拉动粮食消费上涨的主要动力。预计2034年粮食消费量为8.32亿吨,年均增长0.2%。粮食供需紧平衡将成为长期态势,但产需平衡压力有所缓解,粮食自给率将提高至90.5%。粮食贸易规模将继续维持高位,适度进口仍然是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重要途径,但粮食进口总体呈回落趋势,预计2034年粮食进口量为1.13亿吨,年均减少3.1%。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表示,长期来看,虽然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相对稳定,但由于生产资料、劳动力、土地等种粮成本上涨,粮食价格将呈波动上涨趋势。此外,由于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变化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将不断增强,随着全球极端气候、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国际市场变化将抬升我国粮食进口成本并强化国内市场涨价预期。随着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粮食进口与生产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将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并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消费者对营养健康有更高追求,农产品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


  未来10年,随着中国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水平提升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口感、营养及文化特色等方面将有更高追求,将更倾向于食物的多元化与膳食的均衡性,农产品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报告分析,展望期内,除奶制品外,大部分农产品消费增速明显小于前10年的消费增速。居民人均主食消费量将呈减少趋势,用于口粮和饲料粮的粮食消费均稳中趋降,工业消费呈增加趋势,粮食消费总量增加,预计2034年达8.32亿吨。

  消费者健康饮食观念增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肉类市场消费结构持续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产品偏好增强,禽肉、牛肉消费量占比有所提高;同时,品牌化、精细化的肉类产品市场份额有所增长,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品质化的需求。报告指出,长期来看,肉类消费量增速趋缓,随着肉类精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物流运送的完善,高品质、高附加值、多样化的肉类加工制品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肉类加工制品需求量将稳步增加,未来10年,肉类加工消费量将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

  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饮奶知识广泛普及,消费者对奶类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奶类品质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将逐步优化,国内奶酪、奶油和黄油等干奶制品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奶类消费总量有望增长。报告分析,预计到2034年,奶类消费量7581万吨,人均奶类食用消费量49.2千克。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08

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肉类)

2025年4月15日


来源:外贸司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16点57分


09

猪价近期超预期上涨,分析师称或

难改后期下跌趋势

猪肉价格近期超预期上涨,不过分析师认为,短期上涨或难改后期下跌趋势。

据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4月20日和21日,生猪(外三元)价格持续站上15元/公斤的水平,为近两个月来最高点,其中,4月21日价格为15.01元/公斤,较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的14.44元/公斤上涨近4%。

对于猪肉价格近期的上涨,华泰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春节后猪价持续表现为淡季不淡、且近日出现了超预期小幅上涨,或主要系二育等累库支撑。

报告指出,考虑到3月以来肥标价差快速收窄加上天气逐渐升温后肥猪日增重可能减慢、大肥猪需求可能减弱和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及新生仔猪数增加对应后市供应增加,短期猪价虽可能受二育进场节奏等影响出现超预期波动,但后市猪价下跌趋势或难改。

瑞达期货认为,供应端,母猪产能处于增加趋势,中期供应端存在压力,不过短时间二育积极入场以及养殖端扛价惜售,缓冲供应压力。需求端,临近五一假期,后期终端需求或有所好转。

总体来看,瑞达期货表示,二育市场以及节前需求有望改善,支持现货价格平稳波动,预计短期生猪盘面震荡略偏强运行,不过中期供应压力犹存。

华泰期货也在研报中分析称,当前生猪市场处于供需双弱的情况之中,在二次育肥的影响下,现货价格保持坚挺,但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消费端白条走货也较为困难,短期预计生猪价格仍将震荡运行。

报告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缺乏明显供需矛盾,中长期来看,压栏和二育可能在后期集中释放,生猪价格仍有下跌风险。


来源:界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09点54分


10

日本首相:特朗普要求日本进口

美国大米和牛肉

日本首相石破茂透露,特朗普表示希望将对日贸易逆差缩减至零,还强硬要求日本扩大进口美国车,并列出牛肉、大米、水产品、马铃薯等希望扩大对日出口的品类,要求日本取消关税以外的限制。此前,美国对日本的关税已经涉及钢铁、汽车等重点行业。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分析指出,如果针对日本的所谓“对等关税”落地,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下降0.59%。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点27分


11

4月22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和牛肉

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0.1%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5年4月22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价格26.77元/公斤,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0.2%,自3月2日起连续上涨52天,累计上涨4.05元,涨幅17.8%;牛肉价格62.43元/公斤,同比下跌2.5%,环比上涨0.1%,自3月2日起震荡上行,累计上涨6.4元,涨幅11.4%。



来源:全国畜牧总站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2日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