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嘉 ·关注 | ①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开局总体平稳②中国乌克兰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

★ 目录 ★

01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开局总体平稳

02

比利时东部农场近一个月再度暴发禽流感疫情

03

2024年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份数实现“双增长”

04

德国新发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05

挪威发生一起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疫情

06

中国乌克兰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

07

中哈合作委员会口岸和海关合作分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08

关税上调引发成本及需求波动 生猪行业多空解析

09

2025Gulfood预计未来一年为巴西禽肉出口商带来超过 5 亿美元出口额;越南对巴西开放鸡内脏和鸡爪,增强巴西产品影响力

10

中国肉类进口 | 2015年至2024年肉类进口情况分析

01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开局

总体平稳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下降1.2%(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两个月少了2个工作日,剔除不可比因素影响,进出口增长1.7%)。其中,出口3.88万亿元,增长3.4%;进口2.66万亿元,下降7.3%。按美元计价,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093.7亿美元,下降2.4%。其中,出口5399.4亿美元,增长2.3%;进口3694.3亿美元,下降8.4%。

  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

  前两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2万亿元,下降3.6%,占我外贸总值的64.3%。其中,出口2.55万亿元,增长2.5%;进口1.65万亿元,下降11.7%。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2万亿元,增长7.1%,占18.3%。其中,出口7529.6亿元,增长7.6%;进口4461.8亿元,增长6.4%。

  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9113.1亿元,增长4%。其中,出口3891.6亿元,增长13.6%;进口5221.5亿元,下降2.2%。

  二、对东盟、美国进出口增长,对欧盟、韩国进出口下降

  前两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1.03万亿元,增长4%,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6266.8亿元,增长6.8%;自东盟进口4066.5亿元,下降0.2%。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8333.4亿元,下降0.2%,占12.7%。其中,对欧盟出口5682.6亿元,增长1.8%;自欧盟进口2650.8亿元,下降4.3%。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7336.7亿元,增长3.5%,占11.2%。其中,对美国出口5431.3亿元,增长3.4%;自美国进口1905.4亿元,增长3.8%。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3355.1亿元,下降0.1%,占5.1%。其中,对韩国出口1480.1亿元,下降1.5%;自韩国进口1875亿元,增长1%。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其中,出口1.87万亿元,增长2.4%;进口1.46万亿元,下降5.1%。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前两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2%,占我外贸总值的56.4%,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5万亿元,增长1.6%,占我出口总值的64.2%;进口1.19万亿元,增长2.7%,占我进口总值的4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1万亿元,下降0.3%,占我外贸总值的29.2%。其中,出口1.08万亿元,增长6.9%;进口8299.1亿元,下降8.3%。国有企业进出口9250.4亿元,下降13.4%,占我外贸总值的14.2%。其中,出口3007.4亿元,增长6.6%;进口6243亿元,下降20.6%。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两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2.33万亿元,增长5.4%,占我出口总值的60%。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2176.8亿元,增长11.7%;集成电路1804.4亿元,增长13.2%;手机1340.8亿元,下降2.2%;汽车1160.2亿元,增长3.7%。同期,出口劳密产品6081.3亿元,下降8.2%,占15.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1557.4亿元,下降5.8%;纺织品1525.5亿元,下降0.9%;塑料制品1089.8亿元,下降7.3%。出口农产品1094.4亿元,增长4.2%。

  五、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减少,煤、大豆进口量增加

  前两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1.91亿吨,减少8.4%,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14.2元,下跌22.8%;原油 8385.4万吨,减少5%,每吨3987.3元,下跌4.6%;煤7611.9万吨,增加2.1%,每吨612.8元,下跌19.3%;天然气2031.1万吨,减少7.7%,每吨3452.4元,下跌5.5%;大豆1360.6万吨,增加4.4%,每吨3328.9元,下跌17.4%;成品油 634.3万吨,减少16.2%,每吨4361.6元,上涨2.6%。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476.7万吨,增加2.9%,每吨1.03万元,上涨0.1%;未锻轧铜及铜材83.7万吨,减少7.2%,每吨6.77万元,上涨9.5%。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1万亿元,增长3.2%。其中,集成电路834.6亿个,增加6.3%,价值4022.8亿元,增长3.9%;汽车5.6万辆,减少45.8%,价值216亿元,下降49.7%。


来源:海关总署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11点00分


02

比利时东部农场近一个月再度

暴发禽流感疫情

比利时当局6日通报,比利时东部一处农场暴发禽流感疫情,农场家禽正被扑杀,这是近一个月比利时东部农场再度暴发禽流感疫情。

  据比利时联邦食品链安全局当日发布的公告,比利时东部斯泰克讷市(Stekene)一处养鸡场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为防疫情扩散,农场家禽正被扑杀,涉事农场方圆3公里以内和方圆10公里以内地区正在采取防疫措施。

  今年2月中旬,比利时东部圣希利斯-瓦斯市一处养鸡场曾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农场约15万只肉鸡被扑杀。公告表示,两处农场相距不到3公里,但目前尚不清楚两起疫情属于同一传染链还是出现新的传染链。

  同在6日,荷兰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表示,斯泰克讷市暴发禽流感疫情的农场毗邻荷兰,涉事农场方圆10公里以内地区包括1家荷兰农场。为防疫情向荷兰蔓延,即日起这家农场不得对外运送家禽、禽蛋、饲料以及家禽粪便、垃圾等。

  今年1月末以来,禽流感疫情在比利时东部地区抬头。除养鸡场暴发禽流感疫情,当地还发现灰雁、秃鹰乃至猫感染禽流感病毒病例,另有天鹅疑似感染禽流感病毒生病。

  至于荷兰,去年11月中旬以来,已有数家农场暴发禽流感疫情,致使数万只家禽被扑杀。为遏制疫情,荷兰重新恢复家禽圈养隔离禁令,规定家禽必须圈养,养鸟爱好者饲养的鸟类等必须隔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10点00分


03

2024年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

金额、份数实现“双增长”

记者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2024年全年,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79.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签证份数共计27.34万份,同比增长24.82%,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外贸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自2022年1月正式生效以来,RCEP持续释放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为各方带来市场机遇。三年来,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达219.63亿美元,签证份数共计64.74万份。

为提升企业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中国贸促会通过组织企业培训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针对RCEP原产地规则、关税减让等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并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自贸协定应用辅导和国际化经营策略建议。同时,举办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暨RCEP等自贸协定推广论坛等系列经贸活动,为各国工商界携手高质量实施RCEP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此外,中国贸促会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最优享惠组合”,总结形成优秀案例集推广、复制,指导更多企业将RCEP政策红利转化为海外市场竞争力。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04

德国新发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

禽流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3月3日,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向WOAH报告称,德国发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萨克森州莱比锡市,于2025年3月1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50只禽类疑似受到感染,其中10只发病并死亡,杀死和处置40只。


  目前疫情仍在继续,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08点59分


05

挪威发生一起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病毒感染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3月6日,挪威农业与食品部向WOAH报告称,挪威发生一起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疫情。


  此次疫情的发生地为特罗姆斯-芬马克郡哈尔斯塔市,于2024年10月17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47只禽类疑似受到感染,其中9只发病,1只死亡,杀死和处置46只。


  目前疫情已经结束,挪威农业与食品部将不再提交任何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09点39分


06

中国乌克兰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

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中国和乌克兰6日在乌首都基辅签署了两项乌农产品输华议定书,开启乌克兰豌豆和野生水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马升琨当天在基辅会见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部长科瓦利。马升琨代表中国海关总署与乌食品安全与消费者保护署署长特卡丘克签署《乌克兰豌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和《乌克兰野生水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

马升琨表示,中乌农业领域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大,中方愿与乌方进一步加强相关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两项议定书的签署将进一步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丰富中乌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科瓦利表示,两项新议定书的签署将进一步促进乌中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乌方愿尽快推进两类农产品对华出口,期待不断增加对华农产品出口品类。

双方还就深化中乌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15点16分


07

中哈合作委员会口岸和海关合作

分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以视频会议

形式召开

  3月6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收入委员会副主席朱玛古洛夫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主持召开中哈合作委员会口岸和海关合作分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双方积极评价分委会机制下各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围绕提升口岸通行能力、完善口岸运行管理、加强通关便利化合作、促进贸易安全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商定,将继续利用好分委会机制全面加强务实合作,全力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系列重要战略共识,共同促进双边经贸高质量发展。

  会后,王令浚与朱玛古洛夫签署了分委会会议纪要。


来源:海关总署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08点02分


08

关税上调引发成本及需求波动 

生猪行业多空解析

【导语】2025年3月3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国务院批准自3月10日起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大豆、猪肉、牛肉等,这将或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利多国内猪肉消费。

  1.关税或影响2025年国内玉米、豆粕价格上行,增加生猪养殖成本

  关税上调或导致2025年生猪饲料价格上行,进而增加生猪养殖成本。作为影响生猪、猪肉价格的关键因素,图1显示,卓创资讯监测,2018-2025年玉米与豆粕的行情呈现先涨后回调再上行的趋势。大豆作为生产豆粕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美国是其主要进口来源国。关税上调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加上国内豆粕供应阶段性短缺,间接推动了生猪饲料成本上升。而2024年中国进口美玉米仅207万吨,占进口总量15%,且2025年以来美玉米对华出口已近乎停滞。但由于国内市场供需关系阶段性偏紧,玉米价格可能继续保持偏强趋势。

  玉米在生猪饲料中的占比高达60%,豆粕占比10%-25%,关税上调将短期内影响生猪饲料综合成本出现一定增加,挤压养殖端的盈利空间。短期来看,饲料成本的增加一方面可能降低养殖端对仔猪和二次育肥的补栏情绪,另一方面也可能提升养殖端当下挺价心态,或在较大程度上托底生猪、猪肉的价格水平。

  2.进口牛肉价格或上涨,或将利于猪肉消费

  牛肉作为猪肉的替代品,对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的价格和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牛肉出口国,关税上调使得进口牛肉价格随之攀升,抬高了进口肉类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贸易商转向采购国内产品,有利于缓解2025年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近期,国内牛肉市场价格稳定在52.00-55.00元/公斤的区间,消费淡季导致牛肉市场价格平稳。尽管关税上调推高了进口牛肉价格,但目前进口牛肉库存处于高位,整体市场消化能力有限。总体而言,猪肉和牛肉进口价格上涨有助于缓解国内生猪和肉牛市场的供需失衡现象。由于近期猪肉价格维持在18.00元/公斤左右,远低于牛肉价格水平,牛肉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促使消费者转向猪肉消费,从而对2025年生猪市场行情形成利多支撑。

  综上所述,短期来看,关税上调及市场情绪面因素可能加剧生猪行情的波动。由于饲料成本的上升,养殖户可能会持观望态度,减少育肥行为,这将导致仔猪价格或缺乏上涨动力,二次育肥行为也会受到更多观望情绪的影响。从需求端看,进口牛肉及猪肉价格的上涨或将直接利多国内猪肉消费,国内猪肉消费存在一定的增量空间,对生猪及猪肉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长期来看,饲料成本的上涨可能抑制养殖端扩产的步伐,供应方面或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养殖企业将逐步适应成本上升的环境,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升生产效率以及寻找替代原料等方式进行调整。进口猪肉价格的上升将降低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相应的市场份额或被国内猪肉所取代。因此,加征关税对长期需求端形成提振效果,有利于国内生猪行业的良性发展。


来源:卓创资讯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10点21分


09

2025Gulfood预计未来一年为巴西

禽肉出口商带来超过 5 亿美元出口

额;越南对巴西开放鸡内脏和鸡爪,

增强巴西产品影响力

2025Gulfood海湾食品展之后,23家出口商预计未来一年为禽肉出口带来 5 亿美元收入

Gulfood2025海湾食品展五天时间,促成贸易约4,700万美元。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与巴西促进会 (ApexBrasil) 携手自2月17日到21日在迪拜参加了中东最大的食品博览会Gulfood海湾食品展。

根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 对参展的 23 家禽肉企业进行的反馈;仅在展会五天的时间里就达成了价值 4,700 万美元的交易。各企业预计未来一年能带来约 5.6 亿美元的出口收入。

2025年是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 和巴西促进会ApexBrasil 在Gulfood 展会中展位面积最大规模的一次。展位中除了举办商务会议外, 还有巴西家禽产品品尝会,向来宾提供巴西鸡肉和鸭肉卷以及鸡蛋卷。另外,巴西重新对巴西鸡肉的品牌做了定位:安全、国际化以及富有爱;并首次播放了时长不到2分钟的新版巴西鸡肉宣传片。

“国际市场对巴西产品的需求日趋强劲,而海湾食品展Gulfood 就是一个风向标。迪拜展会的良好成绩奠定了2025年我们对出口的积极预期”,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 主席 Ricardo分析道。

越南对巴西开放鸡内脏和鸡爪,增强巴西在该市场影响力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 (ABPA) 庆祝巴西农业部在2月底宣布巴西可以对越南出口鸡内脏产品,并恢复鸡爪出口。

越南人口约1亿,是全球和亚洲鸡肉贸易的亚洲市场。每年越南进口约17万吨肉类产品。越南也是巴西在鸡肉亚洲第七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巴西出口到越南鸡肉产品是1.1万吨。

“越南对内脏和爪类产品的需求很高,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 会长 Ricardo强调说:“我们受益于农业部与行业的共同努力,这也为今年巴西出口的增长推波助澜”。


来源:巴西动物蛋白abpa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16点43分


10

中国肉类进口 | 2015年至2024年

肉类进口情况分析

为帮助肉类产业同仁了解中国肉类进口基本情况,研判趋势,中国肉类协会产业政策研究室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肉类进出口数据,分析整理了2015年至2024年肉类进口情况,供业内同仁参考。


肉类进口量

2024年中国共进口肉类666.6万吨,进口均价3507美元/吨,进口额233.8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肉类进口量减少9.7%,进口均价下跌6%,进口额减少15.1%。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年进口肉类数量由286万吨上升到667万吨,年均增长9.9%;进口金额由71亿美元增加到234亿美元,年均增长14.2%。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累计进口肉类6277万吨,年均进口接近630万吨。具体来看:(1)2019年至2024年,肉类进口量连续6年超过600万吨。(2)2020年进口量最高,接近1000万吨。(3)2021年至2024年,肉类进口量逐年减少。其中,2022年大幅减少(-21%),2023年降幅缩窄,2024年降幅再次扩大(-9.7%)。

图1 肉类进口量, 2015年-2024年


牛肉进口量

2024年中国共进口牛肉287.4万吨,进口均价4763美元/吨,进口额136.9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牛肉进口量增加5%,进口均价下跌8.3%,进口额减少3.7%。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牛肉进口量逐年增加,由47.4万吨上升到287.4万吨,年均增长22.2%;牛肉进口额由23.2亿美元增加到136.9亿美元,年均增长21.8%。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累计进口牛肉1720万吨,占同期肉类进口总量的27.4%。

图2 牛肉进口量,2015年-2024年


猪肉进口量

2024年中国共进口猪肉107万吨,进口均价2007美元/吨,进口额21.5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猪肉进口量减少30.8%,进口均价下跌11.9%,进口额减少39.1%。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年进口猪肉数量由82万吨上升到107万吨,年均增长3.1%;猪肉进口额由14.8亿美元增加到21.5亿美元,年均增长4.2%。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累计进口猪肉1958万吨,占同期肉类进口总量31%。具体来看:(1)2015年进口量不到100万吨,2016年国内猪肉减产,进口量猛增到176万吨。(2)2017年、2018年猪肉进口量回落;2019年、2020年国内猪肉减产,进口量快速攀升,2020年猪肉进口量创历史最高量439万吨。(3)2021年至2024年,猪肉进口量快速回落,回落到非洲猪瘟疫情前水平。(4)十年间年均进口近200万吨,年度间进口量波动较大。

图3 猪肉进口量,2015年-2024年


猪杂碎进口量

2024年中国共进口猪杂碎115万吨,进口均价2200美元/吨,进口额25.2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猪杂碎进口量增加4.5%,进口均价下跌11.9%,进口额减少8%。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年进口猪杂碎数量由78万吨上升到115万吨,年均增长4.4%;猪杂碎进口额由12.5亿美元增加到25.2亿美元,年均增长8.1%。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累计进口猪杂碎1109万吨,占同期肉类进口总量近18%。具体来看:(1)2016年进口量最高,为135万吨(当年国内生猪减产,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激增)。2017年、2018年猪杂碎进口量回落。(2)猪杂碎进口量在2019年、2020年快速攀升,2021年、2022年连续下降,2023年、2024年连续回升。(3)从近十年猪杂碎进口量数据来看,国内对进口猪杂碎的需求相对稳定,在100万吨上下波动。十年间年均进口111万吨。

图4 猪杂碎进口量,2015年-2024年


羊肉进口量

2024年中国共进口羊肉36.6万吨,进口均价3258美元/吨,进口额11.9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羊肉进口量减少15.5%,进口均价下跌20.5%,进口额减少32.8%。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年进口羊肉数量由22.1万吨上升到36.6万吨,年均增长5.8%;羊肉进口额由7.2亿美元增加到11.9亿美元,年均增长5.8%。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累计进口羊肉334万吨,占同期肉类进口总量5.3%。具体来看:(1)十年间年均进口33万吨;2018年以来,羊肉年进口量维持在30万吨以上;2023年进口量最高,达到43.4万吨。(2)2024年羊肉进口量环比降幅较大,超过15%。

图5 羊肉进口量,2015年-2024年


禽肉进口量

2024年中国共进口禽肉94万吨,进口均价3124美元/吨,进口额29.4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禽肉进口量减少27.3%,进口均价下跌2.8%,进口额减少29.4%。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年进口禽肉数量由59万吨上升到94万吨,年均增长9.7%;禽肉进口额由12.85亿美元增加到29.45亿美元,年均增长13.7%。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中国累计进口禽肉933万吨,占同期肉类进口总量近15%。具体来看:(1)十年间年均进口93万吨,其中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年均进口约55万吨,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年均进口超过130万吨。2020年禽肉进口量创历史最高量155万吨。(2)2021年至2024年,禽肉进口量逐年回落,其中2024年禽肉进口量加速回落。

图6 禽肉进口量,2015年-2024年


进口结构

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牛肉进口量占比呈上升趋势,生猪产品(猪肉、猪杂碎)占比呈下降趋势,羊肉、禽肉占比较为稳定。

具体来看,牛肉进口量占比由不到20%提高到40%左右,生猪产品占比由近60%下降到35%左右,羊肉占比在6%上下波动,禽肉占比在14%上下波动。

2024年肉类进口量中,牛羊肉占比接近一半、生猪产品(猪肉、猪杂碎)占比1/3、禽肉占比约15%。具体来看,牛肉、猪肉、猪杂碎、羊肉、禽肉进口量占比依次为43.1%、16.1%、17.2%、5.5%、14.1%。

综合考虑市场变化、政策因素等,预计牛肉进口量占比将有所回落,猪杂碎、禽肉占比预计将上升、向20%左右靠近。

图7 肉类进口结构,2015年-2024年


本文节选自《中国肉类进出口月报》2025年2月特辑


来源:中国肉类协会

发布时间:2025年3月7日 17点00分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