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01 | 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497期 |
02 | 阿根廷2025工厂突发重大火灾 |
03 | 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举报事件最新进展 |
04 | 乌拉圭输华牛肉加工厂58厂大批量裁员 |
05 | 和音:中欧要继续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
06 | 2024年我国畜产品贸易分析 |
07 | 比利时发现数起禽流感病例 显示禽流感疫情或已暴发 |
08 | 柬埔寨发生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
09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发生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
10 | 2024年全球肉鸡生产、贸易及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
11 | 每公斤不超过400比索?菲律宾农业部将推出猪肉最高限价 |
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497期
非洲猪瘟
1. 韩国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0日,韩国通报京畿道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7头家猪感染,9头死亡,9357头被扑杀。
2. 摩尔多瓦发生6起家猪和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0、12、13、14日,摩尔多瓦通报德罗恰区等4地发生6起家猪和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5头家猪和1头野猪感染死亡,2头被扑杀。
3. 爱沙尼亚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0、11、13日,爱沙尼亚通报帕尔努县等3地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7头野猪感染死亡。
4. 匈牙利发生19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1日,匈牙利通报科马罗姆州等2地发生19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1头野猪感染,6头死亡,15头被扑杀。
5. 德国发生14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1、12、14日,德国通报萨克森州等4地发生14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48头野猪感染死亡。
6. 波兰发生89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1日,波兰通报西滨海省等10地发生89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52头野猪感染死亡。
7. 希腊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2日,希腊通报伯罗奔尼撒大区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2头野猪感染死亡。
8. 塞尔维亚发生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2日,塞尔维亚通报贝尔格莱德市等2地发生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7头家猪感染死亡,19头被扑杀。
9. 克罗地亚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2日,克罗地亚通报武科瓦尔-斯里耶姆县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野猪感染死亡。
10. 意大利发生1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2日,意大利通报托斯卡纳大区等5地发生13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13头野猪感染死亡。
11. 北马其顿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2日,北马其顿通报德鲁戈沃区等3地发生4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9头野猪感染死亡。
12. 波黑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3日,波黑通报波黑联邦发生2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3头野猪感染死亡。
13. 罗马尼亚发生12起野猪和6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2月14日,罗马尼亚通报加拉茨县等4地发生12起野猪和6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30头野猪感染死亡,34头家猪感染,11头死亡,21头被扑杀。
禽流感
1. 波兰发生5起家禽和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13、14日,波兰通报库亚瓦滨海省等4地发生5起家禽和3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8.2万只家禽感染,953只死亡,17.9万只被扑杀,12只野禽感染死亡。
2. 日本发生8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日,日本通报千叶县等2地发生8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55只家禽感染死亡,124.5万只被扑杀。
3. 韩国发生6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日,韩国通报忠清北道等4地发生6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00只家禽感染,331只死亡,24万只被扑杀。
4. 摩尔多瓦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13日,摩尔多瓦通报德罗恰区等2地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4只野禽感染死亡,18只被扑杀。
5. 澳大利亚发生2起家禽H7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14日,澳大利亚通报维多利亚州发生2起家禽H7N8亚型(毒株与2024年不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663只家禽感染,554只死亡,7.7万只被扑杀。
6. 乌克兰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日,乌克兰通报苏梅州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7只散养家禽感染,25只死亡。
7. 尼日利亚发生3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日,尼日利亚通报卡诺州等2地发生3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20只家禽感染,802只死亡,218只被扑杀。
8. 美国发生18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日,美国通报科罗拉多州等9地发生18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头奶牛和10只家猫赤狐等哺乳动物感染。
9. 英国发生22起野禽和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11日,英国通报苏格兰等3地发生22起野禽和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0只野禽感染死亡,37只家禽感染,7只死亡。
10. 比利时发生5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0、11日,比利时通报瓦隆大区发生5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6只野禽和散养家禽感染,11只死亡,43只被扑杀。
11. 波黑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1日,波黑通报塞族共和国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7只家禽感染死亡,3只被扑杀。
12. 尼日尔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1日,尼日尔通报尼亚美市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90只家禽感染死亡,160只被扑杀。
13. 印度发生6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1、13日,印度通报马哈拉施特拉邦扥等2地发生6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965只家禽感染死亡,1.8万只被扑杀。
14. 德国发生20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2、13日,德国通报下萨克森州等6地发生20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6只野禽和散养家禽感染死亡,14只被扑杀。
15. 意大利发生4起野禽和2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2日,意大利通报威尼托大区等3地发生4起野禽和2起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只野禽和2只野生赤狐感染死亡。
16.匈牙利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3日,匈牙利通报巴奇基什孔州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只家禽感染死亡。
17. 荷兰发生9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3日,荷兰通报弗里斯兰省等3地发生9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9只野禽感染死亡。
18. 加拿大发生1起家禽H5N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月14日,加拿大通报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州发生1起家禽H5N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4只家禽感染死亡。
其它动物疫病
1. 南非发生1起SAT1型口蹄疫疫情
2月11日,南非通报夸祖鲁纳塔尔省发生1起SAT1型口蹄疫疫情,3头牛感染。
2. 以色列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
2月13日,以色列通报北部区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50只绵羊感染。
3. 尼加拉瓜发生4086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
2月10日,尼加拉瓜通报奇南德加省等10地发生4086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4922头牛马等牲畜感染,25头死亡。
4. 伯利兹发生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
2月10日,伯利兹通报托莱多省发生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4头牛感染。
5. 希腊发生1起羊痘疫情
2月11日,希腊通报埃维亚省发生1起羊痘疫情,1只绵羊感染。
6. 墨西哥发生3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
2月11、14日,墨西哥通报恰帕斯州等3地发生3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12头牛马家猪等家畜感染。
7. 英国发生1起3型和1起12型蓝舌病疫情
2月11日,英国通报英格兰发生1起3型和1起12型蓝舌病疫情,4头牛感染。
8. 日本发生1起猪瘟疫情
2月12日,日本通报群马县发生1起猪瘟疫情,6头家猪感染,5529头被扑杀。
9. 波兰发生2起新城疫疫情
2月12、14日,波兰通报卢布林省等2地发生2起新城疫疫情,38.4万只家禽感染,4.8万只死亡,34.7万只被扑杀。
10. 斯洛文尼亚发生2起4型蓝舌病疫情
2月13日,斯洛文尼亚通报克洛统计区等2地发生2起4型蓝舌病疫情,3头牛感染。
阿根廷2025工厂突发重大火灾
新闻原文:
La Plata: se incendió el Frigorífico Gorina, uno de los más importantes del país
Varias dotaciones trabajaron para combatir las llamas en la planta ubicada en las afueras de la ciudad. El frigorífico tiene unos 2.000 empleados y es un gran exportador de carne.
Un incendio de importantes dimensiones se registró este lunes en el Frigorífico Gorina, uno de los más importantes del país, ubicado en las afueras de La Plata. Según se informó, no se reportaron heridos y los trabajadores fueron evacuados de manera preventiva.
Por causas que se investigan, el fuego comenzó pasadas las 18 en la planta situada en la calle 501, entre 156 y 157. Varias dotaciones de bomberos trabajaron intensamente para combatir las llamas, que generaron una gran columna de humo blanco, visible desde distintos puntos de la capital bonaerense.
El Frigorífico Gorina tiene unos 2.000 empleados y es un gran exportador de carne. De acuerdo con la información disponible en su página web, tiene una capacidad de faena de 1400 cabezas vacunas por día y es un importante jugador en el sector.
“Nuestra empresa fue fundada hace 50 años, siendo siempre uno de los protagonistas del mercado de carnes. Sin embargo, es a partir del cambio accionario operado en 1999 cuando se produce el gran despegue y pasa a ocupar un lugar destacado en el abastecimiento de carnes vacunas tanto al mercado local como internacional", detalla en su sitio.
Tanto el Barrio Don Carlos, como los habitantes de Gorina, se encuentran sin servicio de luz por el incendio en el frigorífico. Incluso, los equipos de bomberos habrían sugerido evacuar el barrio cerrado La Huerta, situado en 501 y 148.
Este frigorífico, vale recordar, había sido noticia el 23 de enero pasado, luego de que cuatro delincuentes dieran un golpe millonario y robaran el dinero destinado al pago de sueldos del personal tercerizado de limpieza y despostadores.
Aquel hecho se produjo en un conteiner adaptado como oficina dentro de las instalaciones de la empresa. Allí, un hombre aguardaba a los trabajadores para entregarles un adelanto de sueldo, cuando fue sorprendido por los asaltantes, quienes lo amenazaron y le exigieron entregar una caja de cartón donde guardaba el dinero.
翻译整理:
阿根廷2025工厂突发大火,多支消防队伍紧急救援
2025年2月17日晚6时许,位于阿根廷拉普拉塔郊区的Gorina肉类加工厂(2025工厂)突发大火。该厂是阿根廷国内最重要的肉类加工厂之一,拥有约2000名员工,每日屠宰能力高达1400头牛,是肉类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并在向国内外市场供应牛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火灾发生后,现场迅速被浓烟笼罩,大火产生的一大股白烟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首府的多个地方都能看到。据初步报道,火灾原因尚在调查中,但消防部门已经迅速调集多支队伍前往现场进行扑救。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工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所有员工被预防性疏散,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然而,火灾对工厂周边地区造成了一定影响,Don Carlos 社区和 Gorina 的居民遭遇了停电,消防人员还建议疏散位于火灾现场附近的一些居民小区。
Gorina肉类加工厂(2025工厂)成立于50年前,自1999年股权变更后实现了巨大飞跃,发展成为阿根廷肉类市场的佼佼者。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无疑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对阿根廷的肉类出口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火灾发生前不久,这家肉类加工厂还曾登上新闻头条。当时,四名犯罪分子在该厂区内实施了一起巨额抢劫,盗走了本应支付给外包清洁人员和装卸工人的工资。
来源:阿根廷新闻网站 Diario Popular
整理:编辑罗艳叶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7日
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
举报事件最新进展
全国最大猪企牧原股份被其16年老客户起诉举报的事宜有了最新进展。近日,农业农村部和证监会已经启动对河南南阳内乡养殖户常先云实名举报牧原股份相关问题的调查程序。
常先云表示,春节前已接到农业农村部的电话回复,称举报事宜已获受理。农业农村部将信访内容反馈给河南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进行调查,证监会则将诉讼分转至河南证监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兽医处已牵头开展相关调查工作,河南证监局也已启动调查程序。
河南南阳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来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调查通知或消息,但已在持续关注并核实相关情况。该负责人指出,根据农业农村部检疫规程,牧原股份的检疫操作程序没有问题。至于种猪、商品猪等双方争议点,是交易双方合同约定的内容,不属于检疫工作范围。现在双方已进入诉讼程序,具体结果还需等待法院判决。
牧原股份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没有获得相关部门的调查消息。业内认为,常先云与牧原股份的纠纷在行业内并不罕见,也是牧原股份二元育种模式实现大扩张下必然出现的风险情况。
1月6日,常先云向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指控牧原方面向其销售携带病毒的种猪导致猪场发生蓝耳疫病感染,诉请追偿约680万元。1月13日,常先云向证监会、深交所、农业农村部实名举报牧原股份“常年检疫证明造假、给种猪违法注射自制疫苗等问题,要求依法调查并处罚,牧原股份否认了常先云的指控,表示公司有正规的检疫程序和手续,所有检疫手续都有相关合同,并且合同中明确告知双方签署的检疫规定。负责常先云此次诉讼的律师认为,牧原股份模糊概念,逃避国家规定的免疫政策,存在巨大风险。如果应当检疫而没有检疫,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相应处罚措施。
针对常先云指控其违法违规自制疫苗,牧原股份表示,在蓝耳病防疫方面,进行血清化是行业内的常规操作方式,这并非打疫苗的方式。有专家指出,血清驯化主要针对蓝耳病,目的是为了防疫,这种操作比较常见,但如果企业未对客户进行说明就销售血清驯化后的母猪这是高风险行为。
法律专家分析称,检疫证明是动物及动物产品合法流通的强制文件,检疫造假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导致发生动物疫情或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上述情况属实,根据《证券法》规定,公司还可能面临投资者索赔或合同违约等民事纠纷。
业内认为,类似常先云的情况并不少见。非洲猪瘟疫情下,很多养殖户选择短平快的养殖模式来隆低市场风,险。这种模式下,风险分摊,公司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养殖户承担较短时间段的风险。然而,这种模式不利于整个猪产业的发展,可能对品系、品种改良和育种造成负面影响。
牧原股份自2014年上市以来,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2019年年报中首次明确提出“二元育种模式”,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种猪基础。近年来,牧原股份的生猪规模迅速扩张,收入规模显著增长。常先云方面认为,通过以商品猪名义代替种猪检疫,牧原股份可节省大量检疫费用。
随着非洲猪瘟常态化管理,母猪供应规模上升,市场可能会回归更专业化的产业分工。未来,专业化养母猪公司和专业化育肥公司可能会越来越多。当前市场基本掌握了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防控技术,如果养殖户有能力承担长期风险,可能会转变养殖模式。
来源:东方财富网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11点24分
乌拉圭输华牛肉加工厂58厂
大批量裁员
新闻原文:
Frigorífico Casa Blanca reduce faena y envía 350 personas al seguro de paro
El frigorífico quedó involucrado en el caso de Conexión Ganadera y los productores dejaron de enviarles ganado para faenar.
Para el Frigorífico Casa Blanca (Fricasa), hay un antes y después del streaming de Conexión Ganadera, en donde Pablo Carrasco junto al doctor Ricardo Giovio informaron de la situación de la empresa.
En las últimas horas se supo que el frigorífico Casa Blanca (Fricasa) de Paysandú envió a 350 trabajadores al seguro de paro debido a que mantenía una deuda de más de US$ 25 millones con Gustavo Basso, director de Conexión Ganaedera, quien murió el 28 de noviembre. Frente a esa situación la empresa decidió quedarse con una plantilla reducida a unos 80 trabajadores.
Según informó el medio local El Telégrafo, tras conocer que el frigorífico había quedado involucrado en el caso de Conexión Ganadera, los productores decidieron dejar de enviarles ganado para faenar, reduciendo la producción de 1.000 a 1.200 reses por semana a no superar las 200 reses.
En enero, durante el streaming de Conexión Ganadera, el director Pablo Carrasco y el contador de la empresa Ricardo Giovio revelaron la situación atenuante que atravesaba la empresa y, entre los datos que divulgaron, contaron que tenían US$ 45 millones en créditos a frigoríficos, US$ 27 millones de ellos correspondientes al frigorífico Casa Blanca.
Exportaban a Estados Unidos, China y Chile
El director del frigorífico, Carlos Mauro Fuidio Aguinaga, dijo días después que la deuda que se había generado en 20 años era de US$ 25,5 millones y no 27 millones y además indicó que el pasivo era prácticamente en la totalidad con Gustavo Basso y "no con Conexión Ganadera". "Esta situación, no cambia absolutamente en nada la realidad de Fricasa, ya que ese pasivo ya estaba contemplado en nuestro flujo mensual", había indicado.
El director aclaró que el frigorífico seguía trabajando con normalidad y que la deuda no cambiaba "nada", sin embargo, y pese a las aclaraciones de Fuidio, los productores decidieron retirar el ganado, dejando a Fricasa en un estado delicado. "Mientras tanto, iremos buscando soluciones a todo nivel, para poder recuperar nuestra actividad normal lo más rápido posible", dijeron desde la empresa a El Telégrafo. El frigorífico Casablanca tenía contratos de exportación con Estados Unidos, China y Chile.
翻译整理:
近日,乌拉圭知名的输华牛肉加工厂58厂(Frigorífico Casa Blanca S.A.)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并采取了裁员措施以应对当前的危机。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该厂位于乌拉圭派桑杜地区,是乌拉圭重要的牛肉出口企业之一。然而,由于拖欠已故畜牧产业链平台负责人古斯塔沃·巴索超过2550万美元的债务,该厂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为了缓解财务压力,该厂不得不将350名员工纳入失业保险,并将员工规模缩减至约80人。这一裁员决定对当地就业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自该厂卷入畜牧产业链案件后,养殖户们纷纷停止向其供应屠宰牲畜。这一举措导致该厂的周屠宰量从之前的1000至1200头骤降至不足200头,严重影响了其生产能力和出口业务。据了解,该厂此前一直保持着对美国、中国和智利等国的出口业务,而此次危机无疑对其国际市场份额造成了打击。
来源:乌拉圭Caras y Caretas
整理:编辑罗艳叶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7日 07点37分
和音:中欧要继续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也是深入思考中欧关系的重要时刻。近期,中国同欧盟多国展开外交互动,向国际社会释放共同践行多边主义、共同维护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表明中欧可以成为动荡世界中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力量。
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一直把发展中欧关系视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发展中欧关系,关键是尊重各自人民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越要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坚持伙伴关系定位。
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共同维护者,中欧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在助力各自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中欧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2024年,中欧贸易额为7858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达2600亿美元。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对接,赋能彼此与世界。中欧要充分认识双方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本质,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面对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分歧甚至摩擦,双方应相向而行,妥善处理,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
中欧关系关乎亚欧大陆繁荣和世界格局稳定,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是多极体系中的确定性因素,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中方始终认为欧洲是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战略自主。中欧都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反对阵营对抗,双方应当合作而不是竞争。
面对不断抬头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欧需要更加坚定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世界走向多极化是历史的必然,但多极化不意味着动荡失序、冲突对抗,更不意味着大国主导、弱肉强食。中欧应携手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让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成为建设多极世界的基本原则,让每一个国家都可在多极格局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
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诚对话,就能推动合作、办成大事。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欧应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勇担历史责任。双方要锚定伙伴关系定位,坚持对话合作的主导面,把稳互利共赢的主基调,继续做彼此尊重、相互信任、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携手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09点05分
2024年我国畜产品贸易分析
1—12月,畜产品进口量1165.9万吨,同比降8.8%。进口额398.2亿美元,同比降11.9%。出口量186.9万吨,同比增18.6%,出口额65.9亿美元,同比增8.3%。畜产品贸易逆差较上年同期缩小58.7亿美元,降幅15.0%。
(一)肉类
肉类、杂碎进口均下降。1—12月,肉类及杂碎进口量合计666.6万吨,同比降9.7%;进口额233.8亿美元,同比降15.1%。其中,肉类进口474.1万吨,同比降12.8%;进口额182.5亿美元,同比降14.4%;杂碎进口192.4万吨,同比降1.1%;进口额51.3亿美元,同比降17.3%。
1.猪肉进口下降。1—12月,进口猪肉及杂碎228.4万吨,同比降15.7%;进口额48.2亿美元,同比降25.3%。其中,猪肉进口107.3万吨,同比降30.8%,进口额21.5亿美元,同比降39.1%。主要来自西班牙、巴西、加拿大、荷兰和智利等国,分别占到进口总量的27.7%、22.1%、7.1%、7.1%和6.9%,合计占比70.9%,同比分别降22.1%、40.9%、42.0%、37.0%和16.9%。
2.禽肉产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1—12月,禽肉及杂碎进口94.9万吨,同比降27.2%;进口额29.5亿美元,同比降29.4%。其中,禽肉进口40.5万吨,同比降40.7%;进口额11.5亿美元,同比降33.9%。主要来自巴西、俄罗斯、泰国、美国和白俄罗斯等国,分别占进口总量的58.8%、15.3%、12.5%、6.4%和5.6%,合计占比98.6%,其中,从巴西、泰国、美国和白俄罗斯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7.8%、2.0%、74.9%和22.4%,从俄罗斯进口同比增5.4%。1—12月,禽肉及杂碎出口50.8万吨,同比增58.5%;出口额10.4亿美元,同比增26.0%;加工禽肉出口41.2万吨,同比增18.4%;出口额15.6亿美元,同比增12.1%。
3.牛肉进口增长。1—12月,牛肉进口287.4万吨,同比增5.0%;进口额136.9亿美元,同比降3.7%。进口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分别占进口总量的46.6%、20.7%、8.5%、7.5%和5.2%,合计占88.5%,其中,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同比增13.8%、12.9%,从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进口同比降11.3%、4.5%、26.9%和11.5%。
4.羊肉进口下降。1—12月,进口羊肉36.6万吨,同比降15.5%;进口额11.9亿美元,同比降32.8%。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分别占进口总量的52.1%、45.7%和1.5%,合计占99.3%,同比分别降3.9%、23.2%和59.5%。
(二)蛋类
蛋产品以出口为主。1—12月,蛋产品出口17.9万吨,同比增7.3%;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降3.8%。
(三)乳制品
1—12月,进口各类乳制品261.6万吨,同比降9.0%,折合生鲜乳1586.7万吨,同比降7.6%(干制品按1:8,液态奶按1:1折算);进口额112.3亿美元,同比降6.9%。
1.婴幼儿配方奶粉。1—12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20.9万吨,同比降6.4%;进口额40.4亿美元,同比降4.2%。主要来自荷兰、新西兰、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分别占进口总量的36.7%、29.0%、12.0%、8.8%和8.0%,合计占94.5%,其中,从荷兰、法国和爱尔兰进口同比分别降23.1%、9.4%和11.1%,从新西兰、德国进口则同比增5.6%、78.2%。
2.大包粉。1—12月,大包粉进口63.8万吨,同比降17.5%;进口额23.2亿美元,同比降20.3%。进口主要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占82.0%和7.7%,合计占89.7%,同比分别降1.9%和42.2%。12月份,进口大包粉折合生鲜乳完税后价格平均为4.14元/公斤,比国内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格高1.03元。
3.液态奶、乳清粉和奶酪。1—12月,液态奶进口70.5万吨,同比降13.4%;进口额14.9亿美元,同比降6.3%。乳清粉进口66.1万吨,同比降0.3%;进口额8.1亿美元,同比降6.1%。奶酪进口17.3万吨,同比降3.2%;进口额9.0亿美元,同比降7.5%。
来源: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10点06分
比利时发现数起禽流感病例
显示禽流感疫情或已暴发
中新网布鲁塞尔2月18日电 (记者 德永健)比利时媒体17日报道,比利时东部林堡省发现数起禽流感病例,显示当地或已暴发禽流感疫情。
比利时荷兰语国家广播电视台援引林堡省一家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的报告称,今年1月末以来,当地已有一只灰雁确诊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一只秃鹰疑似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17日又发现一只疑似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天鹅。
报道称,这家救助中心17日受当局委派处理秃鹰的尸体,结果在周围发现两具禽鸟的尸体和一只生病的天鹅。从天鹅的种类、症状和周围的情况判断,“几乎可以肯定”生病的天鹅感染了禽流感病毒。
报道援引救助中心负责人的话说,虽然当局尚未公布检测结果,但随着林堡省发现的禽流感病例增多,禽鸟死亡率上升,显示林堡省或已暴发禽流感疫情。
去年11月中旬,在“沉寂”近一年后,与比利时接壤的荷兰再度暴发禽流感疫情,致使数万只家禽被扑杀。为防止比利时暴发禽流感疫情,比利时联邦食品链安全局随后要求所有家禽必须圈养隔离,不准在外散养。2月5日,该局又发布禁令,要求即日起不得在比利时举办家禽展览会等,谨防会场出现交叉感染,引发禽流感疫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09点33分
柬埔寨发生H5N1高致病性
甲型流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2月17日,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向WOAH报告称,柬埔寨发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波萝勉省巴布农县,于2025年1月28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实验室检测发现,有14只野生动物(未指明物种)发病并死亡。
目前疫情仍在继续,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09点30分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发生
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2月17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对外贸易与经济关系部向WOAH报告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发生一起H5N1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本次疫情的发生地为图兹拉市,于2025年2月17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为接触野生物种。经临床、尸检与实验室检测发现,有4只疣鼻天鹅发病并死亡。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对外贸易与经济关系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09点40分
2024 年全球肉鸡生产、贸易及
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但增速相对缓慢,正进入新的“低增速常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高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差距略有收窄但仍然显着。俄乌冲突持续和中东局势动荡给国际能源市场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能源价格的波动进一步影响了肉鸡产业的养殖成本与运输成本。同时,持续的通货膨胀和剧烈的汇率波动也直接影响了肉鸡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成本与利润。另外,贸易局势紧张、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国际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肉鸡产业相关地区的贸易通道与市场稳定性。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提升,为肉鸡产业的品质升级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2024年国际、国内肉鸡生产与贸易的总体情况、趋势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综述了国际、国内肉鸡产业技术与经济政策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肉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1 国际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1.1 国际肉鸡生产
1.1.1 全球肉鸡产量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消退,但由于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东政局动荡、通胀压力持续居高,以及禽流感频发等影响,全球肉鸡产量下降。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2024年全球肉鸡产量为10 304.60万t,较2023年下降78.20万t,降幅0.75%。饲料价格继续相对低位运行和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增长等为肉鸡生产扩张提供了支持,USDA预测,2025年全球肉鸡产量将会达到10 493.10万t,增长率1.83%(图1)。
1.1.2 四大主产国肉鸡产量
从各国(地区)肉鸡产量情况看,2024年肉鸡四大主产国(地区)美国、中国、巴西、欧盟的肉鸡产量分别为2 138.40、1 500.00、1 500.00、1 138.50万t(图2),四大主产国(地区)肉鸡总产量达到6 276.90万t,较2023年增长90.30万t,增幅1.46%;四大主产国(地区)肉鸡总产量占全球肉鸡产量的60.91%(图3),占比上升1.32个百分点。据USDA预测,2025年四大主产国(地区)肉鸡产量仍会继续增长,但占全球肉鸡产量的比重变化不大,为60.66%,较2024年下降0.25个百分点(表1)。
具体来看,美国和欧盟的肉鸡产量较2023年分别增长了30.20 万t和30.10万t,增长率分别为1.43%和2.72%。欧盟内部强劲的需求推动其成为2024年肉鸡产量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中国和巴西肉鸡产量分别增长20.00万t和10.00万t,增长率分别为1.35%和0.67%(图4)。中国和巴西均保持了商业运营中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位,主要市场的生产和贸易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肉鸡产量稳定增长。
1.1.3 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肉鸡产量
2024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肉鸡产量较2023年波动不大,基本呈增长态势。俄罗斯的肉鸡产量为480.00万t,与2023年持平。墨西哥、泰国、土耳其肉鸡产量分别为398.50、349.00、240.00万t,较2023年分别增加9.70、4.00、7.00万t,增长率分别为2.49%、1.16%、3.00%,其中增长率最高的为土耳其。
1.2 国际肉鸡贸易
2024年世界肉鸡出口量为1 357.40万t,较2023年增长0.33%;世界肉鸡进口量为1 106.50万t,较2023年下降1.34%。据USDA预测,2025 年肉鸡出口量将达到1 384.70万t,世界肉鸡进口量为1 115.60万t(图 5)。
从世界肉鸡主要生产国(地区)来看,2024年第一大出口国巴西出口量持续增长至490.00 万t,较2023年增长2.79%(表2)。巴西约1/3的肉鸡用于出口,实行出口导向,作为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巴西的饲料成本较低,肉鸡生产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促进了巴西肉鸡出口持续增长。源于欧盟贸易限制解除、禽流感疫情缓解以及进口来源国的禽肉进口禁令陆续解封等因素,欧盟肉鸡出口量增长至178.00万t,增长率为7.94%。美国肉鸡出口量为305.80万t,较2023年下降24.40万t。近5年美国肉鸡出口量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多次暴发禽流感,大量家禽被扑杀,肉鸡的存栏量和产量都受到了一定冲击。新兴经济体国家中,泰国肉鸡出口量高达115.00万t,出口增长率为4.74%,肉鸡出口量位于世界第4位,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居于第1位。
由图6可知,智利和中国的肉鸡出口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增长率分别为28.57%和22.74%;土耳其的肉鸡出口量出现大幅度下降,较 2023年下降27.02%。
2024年世界肉鸡进口量为1 106.50万t,较2023年下降1.34%。肉鸡进口量居于前3位的国家依旧是日本、墨西哥和英国,进口量分别为113.00、97.00、96.50万t(表3)。其中,墨西哥的肉鸡进口量较2023 年有所下降;日本和英国均实现了增长,增长率分别为 6.30%和3.21%。在世界四大肉鸡主产国(地区)中,由于国内鸡肉供应充足以及受国际禽流感影响,中国2024年肉鸡进口量为51.00万t,较2023年下降了32.54%,成为2024年全球肉鸡进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美国的肉鸡进口增长率为13.11%,居于首位(图7)。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受非洲猪瘟复发、土地面积有限、投入成本高的影响,菲律宾和沙特阿拉伯的肉鸡进口增长率居于前2位,分别为9.84%和6.38%。
2 国内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2.1 肉鸡生产
2024年中国肉鸡产量为1 500.00万t,较2023年有小幅度增长,增长率为1.35%。产量上升主要是因为2024年中国有更多祖代鸡可用,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在国内市场推广情况良好,与进口品种相比,国产品种的成本较低且生产效率正在提高。在种源供应充裕的有力支撑下,国内白羽肉鸡的出栏量不断攀升。据USDA预测,2025年肉鸡消费量或上升为1 511.50万t,增长率1.92%,在消费增长的拉动下,中国肉鸡产量预计会继续上升至1 530.00万t,增长率2.00%(图8)。
2.2 肉鸡贸易
2024年,受国内肉鸡供应较为充足、国际禽流感等因素影响,中国肉鸡进口量大幅度下降至51.00万t,较2023年下降24.60万t,降幅高达32.54%。同时,中国肉鸡出口量增长至68.00万t,较2023年增长12.60万t,增长率高达22.74%。出口量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全球消费者对鸡肉这一价格相对较低的动物蛋白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禽肉产品走向世界,更多中国家禽企业开始投资和布局海外市场。据USDA预测,2025年中国肉鸡进口量可能继续下降至49.50万t,较2024年下降2.94%,2025年肉鸡出口量为68.00万t,与2024年基本持平(图9)。
3 国际肉鸡产业技术与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3.1 高致病性禽流感持续困扰,各国不断加强疫病防控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等相关机构统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报告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美国在此期间报告的家禽感染病例较多,多地养殖场出现疫情,感染数量累计达数百万只,野禽感染病例也时有发生。2024年美国哺乳动物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案例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多。其中,3月报告了首例奶牛牧场检测到高度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0月报告了首例猪感染禽流感病例。另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24年美国共有58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56人是从事奶牛或家禽养殖的工作人员。
在此背景下,法国成为第一个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疫苗接种的主要家禽出口国。各国持续关注和加强防控措施。在生物安全方面,once by Signify 照明公司动物照明部门提出了空气消毒的新思路,通过UVC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空气消毒。2024年10月30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宣布,将实施更严格的H5N1禽流感监测措施,新计划将与各州兽医合作,通过分层采集样本的方式,更准确地追踪病毒传播情况,以便为生物安全防控提供依据。
3.2 转向净能体系,实现饲料高效利用
净能体系考虑的是动物采食、消化、代谢饲料后,实际可被动物利用的能量部分。相比代谢能体系,净能体系考虑了热增耗的影响,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家禽的维持能量和生产能量需要量。净能体系通过对饲料原料进行净能值的精准测定、根据肉鸡生长性状进行配方优化、饲养管理结合等方法实现对饲料的高效利用。2024年7月,在家禽科学协会(PSA)会议上,家禽营养学界就净能的概念及其在肉鸡饲料配方中的相关性或缺乏性展开讨论,认为在肉鸡养殖中使用净能体系可使饲料成本显着降低2%,同时,采用净能体系可以降低肉鸡爪垫问题的发生率并且与当代营养观念完美契合。净能体系在饲料原料和环境影响方面促进了资源的更高效利用。
3.3 综合多种干预手段,保障肉鸡产品安全
全球畜禽业长期使用传统的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来促进动物生长和预防由肠毒素引起的腹泻,然而由于 AGP 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可能会将抗生素的交叉耐药性传递给人类。2024 年,英赛特公司(Insighter)使用肠溶苯甲酸用于防治牲畜因肠毒素而引起的腹泻。该方法利用苯甲酸的抗分泌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了苯甲酸在消化道的生物利用度,避免对禽畜造成慢性肝。2024年3月1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鸡肉中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spp.)控制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初级生产阶段控制、加工阶段控制措施。在控制肉鸡沙门氏菌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微生物风险评估专家会议(JEMRA)指出,综合多种干预手段的多重控制策略,对控制肉鸡和禽肉产品上的非伤寒沙门氏菌效果最为显着,主要包括生物安全和管理、疫苗接种防控、抗菌剂等方法。
3.4 推进家禽健康管理,保障肉鸡福利养殖
肉鸡健康与福利管理和控制方法持续改进,在美国乔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举行的“2024年国际生产与加工博览会(IPPE)”上,业内专家以“家禽业的未来:家禽健康管理将如何发展?”为主题进行讨论,为加速实现家禽产业的健康管理提出措施,并对行业未来进行预测。例如,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将变得更强大,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在计算生物学中,进一步推动家禽遗传学的发展;实现自动化的疫苗接种以提高接种效率。家禽新技术有望进一步通过监测家禽行为、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方式全方位优化动物福利。
4 国内肉鸡产业技术与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4.1 自主培育品种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育种智能化有新突破
我国实施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国家未来十五年包括肉鸡等主要畜禽的遗传品种改良,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我国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我国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实现从无到有,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同时,我国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也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2024年5月,圣农集团培育的“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顺利出口坦桑尼亚;2024年8月,新广农牧培育的“广明2 号”白羽肉鸡父母代种蛋也顺利运达巴基斯坦。另外,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重大成果——家禽种业首款智能血液分析仪(H/L检测),为家禽抗病育种提供了高效、便捷、准确的智能化数据化工具。该设备为实现家禽育种的早期、无损、精准抗病选淘,提高核心群体的一般抗病力和整体存活率提供了高效精准支撑。
4.2 科技创新促升级,疫病防控进一步优化
为应对布氏艾美耳球虫的流行趋势改变以及“减抗替抗”政策的提出,2024年6月28日,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首席翁亚彪提出“4+2”六价球苗可以为肉鸡生长提供更全面的保护方案;1日龄孵化厂的喷淋免疫接种方式有最卓越的性能。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和需求灵活选用最为适宜的免疫接种方式,保障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2024年1月19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2024年国家动物疫病免疫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4.3 提升从业者素养,创新养殖新技术
2024年2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提升设施养殖水平,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因地制宜发展叠层高效养禽立体养殖。在2024年5月13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重点提升技术技能水平,根据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智慧农场等从业所需技术技能要求开展技术培训。同时,饲料技术取得新突破,2024年10月,山东益得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靶向培育了菊芋多糖的新品种:鲁芋8号。在养殖饲料中添加菊芋多糖,能提升鸡肠道绒毛长度,并增加肉鸡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改善肉质。数据表示,食用添加了菊芋多糖的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8%,采食量减少7%,耗料增重比降低8.8%,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出品品质及养殖户的整体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4.4 粪污资源化利用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处理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畜禽粪便处理设施的配套率和利用率,确保环境友好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了畜禽养殖不容忽视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2024年7月5日,农业农村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299号建议的答复摘要》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幅增加。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236亿元,将育秧、烘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促进推广应用。
5 问题与建议
5.1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 种业创新尚存提升空间,育种投入仍需加强
我国的种业科技创新依然存在短板。一是育种素材不够充分,我国白羽肉鸡育种起步较晚,相较于国外成熟充分的育种素材,我国的肉鸡育种素材明显积累不足。二是育种的相关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安排与实际的育种工作需求存在脱节,不能满足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需求。三是企业研发动力不足,作为种源研发、种业创新的一大主体,我国肉鸡相关产业在育种方面明显积极性不足,尤其在当前市场面临竞争激烈、企业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企业一方面缺乏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另一方面缺乏种业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四是片面追求饲料转化率等单一指标数据的问题较为普遍,对产业链综合效益的考虑相对缺乏。
5.1.2 国际禽流感频发,疫病风险抵御能力仍需加强
2024年国际高致病性禽流感依旧频发,多国多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死亡及被扑杀家禽数量巨大,周边国家的报告病例数量也明显增加,对我国家禽产业发展造成较大疫病防控压力。同时,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扩大,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增加。一是养殖户层面,部分养殖户尤其是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对禽流感等疫病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防疫意识淡薄。二是疫苗的选取和使用方面,市场上的疫苗种类繁多,部分养殖户在选择疫苗时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指导,选择了不适合流行毒株的疫苗导致免疫效果不佳。三是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善,目前的疫病监测主要集中在大型养殖场和部分重点区域,对于小型养殖场和偏远地区的监测力度不够,存在监测盲区。四是基层防疫队伍建设薄弱,基层地区动物疫病防控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5.1.3 产能供应过剩,需求端难以匹配供应增量
当前肉鸡产业已进入微利时代,肉鸡产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国内众多肉鸡养殖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持续的生产扩张并未得到市场的充分消化。随着产能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鸡肉供应量不断增加,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再加上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因收入增速放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了鸡肉市场的供需矛盾,这种供过于求的局面直接导致鸡肉价格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低位。同时,行业的品牌化建设存在短板,对于新产品开发以及新产品的消费场景设计与市场应用存在不足,导致消费者认知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
5.2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 提升种源自给率,加大育种创新力度
一是要在家禽种业中开展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构建家禽智慧育种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实现智能选种选配。从传统育种走向大数据育种,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育种工作深度融合,积累育种素材,利用计算机提供更加精准的育种方案。二是要持续加大肉鸡育种的人才培养力度,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高校与家禽育种企业的深度合作,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三是根据“消费者、生产者、制种者”3方面需求,实施全链条、全方位数字化育种方案,快速锁定育种目标,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食品消费特点和需求变化趋势。
5.2.2 加强疫病监测,完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一是要深刻认识国际禽流感持续蔓延带来的危害以及在疫病影响下生物安全建设对保障肉鸡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强化肉鸡养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二是完善动物疫病监测报告系统,在原有“从下到上”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从上到下”的抽查检查机制,完善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提升禽流感等疫病的提前监测预警能力。三是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并通过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和合理的疫苗免疫合力构筑疫病防控的坚实屏障。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对基层畜牧兽医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地提高防疫能力,满足防疫需求。
5.2.3 精准对接市场,打通供需通道卡点
在产能过剩、消费疲软、鸡肉价格低迷的背景下,对于肉鸡行业而言,挖掘多元化市场需求、扩大消费是关键举措。
一是增加消费科普,提高消费者对肉类产品消费的认识,各方主体合力加大对鸡肉产品优良特性的宣传,改变消费者对鸡肉的传统认知,提升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健康形象。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药物残留监控和减抗行动提高消费者对鸡肉产品的认可度、忠诚度和美誉度。
二是注重新产品开发,通过开发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鸡肉产品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开发新的消费主体,包括深加工产品开发、功能性产品开发和预制菜产品开发等,研发即食型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政府加大对区域公用品牌的扶持力度,打造地理标志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品牌化基础,引导企业从重视数量扩张向重视品牌经营转变。企业主体应增强品牌意识,运用系统思维运作品牌,以清晰的市场定位凸显品牌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发差异化的产品质量、服务模式和销售渠道等拓展品牌的差异化功能。另外,产业链上游企业可以借助消费终端知名品牌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与消费端知名品牌建立链接,从而提升在消费市场中的影响力。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16点05分
每公斤不超过400比索?菲律宾
农业部将推出猪肉最高限价
在为进口大米设定最高建议零售价(MSRP)后,菲律宾农业部(DA)现在正计划在3月前对猪肉实行最高限价。
农业部发言人Arnel de Mesa于2月17日表示:“我们在猪肉上将采取与大米相同的策略。我们要确定合理的价格,一旦设定最高建议零售价,零售商就会遵守,从而避免定价过高。”
此前在2月10日的总统府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长劳雷尔(Francisco Tiu Laurel)曾表示:“任何超过每公斤400比索的价格都是不合理的。”当时他还提到,已与总统马科斯讨论了猪肉的最高建议零售价问题。
截至2月15日,马尼拉地区的猪五花肉价格,从每公斤380比索到480比索不等,冷冻前腿肉和冷冻五花肉价格较低,分别为255.83比索和312.44比索。
对此,De Mesa表示,每公斤380比索是合理的价格。他说:“如果农场出售价是250比索,再加上每公斤100比索或更多的利润,那么380比索是合理的。”
来源:菲律宾菲龙网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 13点30分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