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嘉 ·关注 | ①2025年生猪供应或充裕,养殖端看涨预期或随之减弱②我国科研机构完成对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海水的首次独立取样和检测分析

★ 目录 ★

01

2025年生猪供应或充裕,养殖端看涨预期或随之减弱

02

我国科研机构完成对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海水的首次独立取样和检测分析

03

俄罗斯鱼糜产量飙升,跃居全球领先地位

04

首批挪威活雪蟹抵华 掀起高端海鲜新风潮

05

哈萨克斯坦总统:发展对华关系是哈外交优先方向

06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吉中是名副其实的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

07

利比亚发生一起口蹄疫疫情

01

2025年生猪供应或充裕,

养殖端看涨预期或随之减弱

【导语】2024年猪价上涨、养殖端盈利充沛带动养殖端压栏、二次育肥行为增加,2024年生猪交易均重同比上升。2024年养殖端产能增加,对应2025年生猪供应或充裕,养殖端看涨预期或随之减弱,或减少压栏增重行为,交易均重或同比降低。

2024年生猪交易均重处于高位

卓创资讯监测2024年生猪交易均重呈波浪形震荡上升趋势,年均值124.36公斤,同比上升1.22%。2024年在猪价和养殖盈利的驱动下,养殖端压栏心态旺盛,影响交易均重总体上升。具体来看,1-2月,春节前养殖端出栏节奏加快,大肥猪消化速度加快,交易均重高位下滑;3-6月,在生猪供应紧缺、二次育肥热度提升影响下,猪价进入上行阶段,养殖行业盈利丰厚,压栏行为增加,生猪交易均重上升;7-8月,大猪存栏基本消化完毕,同时南方局部地区出现零散猪病,养殖端出栏速度加快,交易均重降低;9-11月,大猪供应相对有限,肥标价差扩大再次带动养殖端压栏增重心态增强,叠加天气逐渐转凉,大猪需求增加,交易均重再次升高。年底前,养殖端为完成年度出栏目标,销售节奏加快,带动交易均重下滑。

压栏、二次育肥热度提升是交易均重上升主因

养殖盈利、高料比转化率驱动养殖端压栏惜售。2024年卓创资讯监测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为16.76元/公斤,同比上涨11.91%。猪价上涨叠加饲料价格下滑,推动养殖端盈利向好,卓创资讯监测2024年自繁自养盈利平均为347.41元/头,同比上涨403.21元/头;仔猪育肥盈利为397.25元/头,同比上涨578.85元/头。猪价上涨、养殖盈利上升,养殖大体重生猪的料比转化率较高,带动养殖端压栏惜售行为增加,出栏节奏放缓,支撑交易均重上升。

养殖端偏好短周期育肥模式,二次育肥热度提升。据卓创资讯监测与评估,2024年二次育肥补栏体量同比上升,最高为5月份的18%,次高为3月份的15%。2023年四季度北方猪病导致生猪存栏与能繁母猪存栏去化,部分养殖端空栏严重,同养殖户风险意识提高,选择从自繁自养向二次育肥养殖模式转变。年内饲料价格低位,养殖成本下滑,养殖户盈利空间增大,支撑2024年二次育肥热度整体较高,亦支撑生猪交易均重提升。

高肥标价差也是养殖端压栏、二次育肥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2023年四季度猪病导致散户进一步去化,大猪供应明显减少。卓创资讯监测2024年生猪肥标价差为0.41元/公斤,除大猪需求淡季外,年内其他时间段大猪价格优势皆较强,支撑养殖端压栏、二次育肥行为增加,进而支撑生猪交易均重高位。

2025年生猪交易均重或下滑

从长周期看,生猪交易均重与生猪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大多数情况下能反映养殖端的出栏心态和出栏节奏。在生猪价格的上行阶段,养殖端盈利增加,多压栏增重带动交易均重上升;而在猪价的下行周期,养殖端盈利空间收窄或亏损,多选择加速出栏带动交易均重下降。

2025年的生猪理论出栏是由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的。2024年卓创资讯监测196家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上升,截至12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898.87万头,年内累计增加15.14%,对应2025年生猪供应或增加,但理论需求或支撑不足,2025年猪价已经较大概率下滑。同时,据卓创资讯调研,多数业者认为2025年猪价运行趋势或相对平稳,在此情况下,养殖端的盈利或缩水,看涨预期或减弱,年内出栏心态或平稳,压栏行为大概率减少,生猪交易均重或同比下滑。


综上所述,在盈利驱动生猪养殖行为的主逻辑角度,预计随着2025年生猪出栏量的增加和预期猪价的大概率下滑,2025年生猪交易均重或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生猪出栏头数增加所带来的猪肉供应增量。


来源:卓创农业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 14点22分


02

我国科研机构完成对日本福岛

附近海域海水的首次独立取样和

检测分析

2024年10月中旬,我国专家赴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口附近海域独立采集样本。经向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了解,此系我国首次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进行独立取样,国内科研机构已经完成对样本的检测和分析,氚和铯-137、锶-90等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工作流程,相关具体数据将由IAEA汇总后统一公布。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县,航拍东京电力控股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已于当天下午1点开始将储存在核电站内的处理过的水排入海洋。

专家表示,由中国等利益攸关国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实施独立取样,有助于国际社会获取真实有效数据,及时掌握排海影响,也可同IAEA和日方自主监测结果形成比对验证,是对排海实施国际监督的重要一环。结合迄今各类监测数据,暂未有迹象表明排海对相关海域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专家同时指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没有先例,日方启动排海的单方面行为缺乏正当性、合理性,从科学上要始终保持审慎态度。单次检测结果参考意义有限,IAEA框架下开展的国际监测是长期的,中国等利益攸关国将持续参与并继续实施独立取样监测。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2日 19点23分


03

俄罗斯鱼糜产量飙升,

跃居全球领先地位

俄罗斯在2024年鱼糜生产领域实现突破,产量增长47%,跻身全球主要生产国行列。据俄罗斯狭鳕捕捞协会(PCA)发布的数据,俄罗斯鱼糜产量已达70,800吨,占全球鱼糜总产量的近8%,成功跻身全球前五大生产国。在全球鱼糜产量同比下降4%、减至905,000吨的背景下,俄罗斯表现尤为突出。

俄罗斯鱼糜的主要原料来自狭鳕,广泛用于蟹味棒等制品的生产。PCA会长阿列克谢·布格拉克(Alexey Buglak)表示,与其他国家削减产量的趋势相反,俄罗斯的鱼糜生产快速增长。2024年,美国的狭鳕鱼糜产量同比下降13%,仅为170,500吨,为全球竞争格局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东南亚国家的鱼糜产量在2024年减少了5%,降至318,000吨。这些国家主要使用养殖鱼作为原料,生产成本较低,但无法与俄罗斯基于野生捕捞鱼糜制品的质量竞争。

俄罗斯鱼糜的快速增长使其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当前,俄罗斯市场上约90%的蟹味棒和其他鱼糜制品均来自国内野生捕捞鱼糜。同时,俄罗斯正加速开拓由其他竞争对手主导的出口市场。布格拉克透露,俄罗斯在与美国鱼糜竞争中取得突破,已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同时也增加了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俄罗斯对中国的鱼糜出口增长43%,达到22,700吨;全年对韩国的出口量接近12,000吨,占韩国市场份额的约40%。

目前,俄罗斯共有七艘捕捞船和三家沿海加工厂参与鱼糜生产。其中,海上生产占主要份额,但陆上工厂在2024年的增长速度更为显著。同年,俄罗斯的狭鳕总捕捞量达199.8万吨,同比增长2%。


来源:冻品攻略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 06点31分


04

首批挪威活雪蟹抵华 

掀起高端海鲜新风潮

1月23日,首批挪威活雪蟹从挪威启程顺利飞抵中国。这是挪威活雪蟹自对华出口获批以来首次成功运抵中国,标志着挪威活雪蟹对华出口的正式启动,也是挪威海产品在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此前,挪威渔业和海洋政策大臣Marianne Sivertsen Næss在北京与中国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会晤,开放挪威活雪蟹的对华出口是双方会谈的重点议题之一。通过双方积极的沟通与努力,中国于去年12月正式批准了挪威活雪蟹的进口,为挪威雪蟹产业打开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看到首批挪威活雪蟹顺利抵达中国,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这不仅是我们的产品第一次走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也是向更多人展示挪威雪蟹优越品质的绝佳机会。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潜力充满信心和期待。”首批挪威活雪蟹出口商Svein Ruud表示。

中国市场助力挪威虾蟹贝类出口增速

挪威的虾蟹贝类产品享誉全球,冰冷纯净的海域为其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生长条件,孕育出自然鲜甜、口感卓越、营养丰富的海产佳品。得益于可持续、精心的捕捞以及运输,这些优质海产能够以最佳状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中国是虾蟹贝类海产的消费大国,中国消费者对优质海产尤其是鲜活海产的追求为挪威虾蟹贝类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挪威海产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挪威虾蟹贝类对华出口实现双增长,出口量达到2,823吨,同比增长182%;出口额达1.65亿挪威克朗,同比增长49%。其中,挪威活雪蟹拥有卓越的品质与极高的鲜度,作为极具潜力的品类,其进入中国市场后必将为挪威鲜活海产出口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挪威活雪蟹成功进入中国市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在为中国带来更多优质海产品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也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挪威海产局中国区总监毕思明表示,“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到2029年,中国或将成为挪威虾蟹贝类的三大核心市场之一。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将更多来自挪威的优质海鲜体验带给中国消费者。”

来自北极的美味——挪威雪蟹

挪威雪蟹生长在巴伦支海北部的冰冷海域,其栖息地水温常年保持在-1°C至6°C之间。缓慢的生长过程赋予其鲜嫩洁白的肉质和天然甜味。在挪威,雪蟹的捕捞受到严格的生态监控,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过去的十年里,挪威雪蟹的捕获量稳步增长。2024年10月,挪威宣布将2025年巴伦支海雪蟹捕捞配额提高23.5%,达到12,725吨。其中,10%的配额已经专门预留用于活雪蟹出口。挪威渔业和海洋政策大臣Marianne Sivertsen Næss表示,为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活雪蟹的配额分配比例。

近年来,亚洲市场对活雪蟹的需求持续攀升,尤其在中国市场,活雪蟹因其新鲜度和烹饪多样性而备受瞩目。无论是蒸、烤,还是生食,挪威雪蟹都以其卓越的品质成为餐桌上的佳品。


首批挪威活雪蟹的成功进口,不仅标志着挪威与中国在海产领域合作的新篇章,也将掀起国内海鲜爱好者新一轮的雪蟹消费热潮。


来源:挪威海产局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 14点16分


05

哈萨克斯坦总统:发展对华关系是

哈外交优先方向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22日表示,哈中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发展对华关系是哈萨克斯坦外交优先方向,愿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

托卡耶夫是在接受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递交国书时作上述表示的。

韩春霖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深化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竭尽全力。

韩春霖于2024年12月30日抵哈履新。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


06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吉中是名副其实

的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

比什凯克消息: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22日表示,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友好邻邦和战略伙伴,吉方始终视对华关系为本国外交优先方向。

扎帕罗夫当天接受中国新任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刘江平递交国书时说,吉方愿同中方深化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刘江平表示,她作为新任驻吉大使,将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全力推动中吉关系发展。

刘江平于2024年12月30日抵吉履新。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


07

利比亚发生一起口蹄疫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1月21日,利比亚农业、动物和海洋资源部向WOAH报告称,利比亚发生一起口蹄疫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的黎波里市,于2025年1月21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测发现,有140头牛疑似受到感染,其中98头发病,12头死亡;有120只绵羊疑似受到感染,其中20只发病,13只死亡。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利比亚农业、动物和海洋资源部将每周提交后续报告。


来源:食品伙伴网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 09点27分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

相关文章